贫困村来了“考察组”
本报制图/卢浩
走进藏区看民生④
□本报记者 刘宏顺 徐中成 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听说甲米村搞精准扶贫,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7月10日,理县古尔沟镇副镇长曾才茂来到十公里外的薛城镇甲米村考察。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当地贫困村沙坝村的村两委干部和老党员。
甲米村位于理县东北部,全村共147户578人,有贫困户32户129人、低保户50户、五保户2户,是理县出名的贫困村。
车到村口,沙坝村村支书要求停车。只见全村一半以上房屋已完成风貌改造,还有不少工人与村民在工地上忙碌,具有嘉绒藏族风情的村庄已具雏形。“村貌改造,一旦有一家不支持,整体效果就出不来。”曾才茂对甲米村如何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很感兴趣。“我们经常开村民大会,把政策传达得很清楚,各种方案都进行公开比选,经过充分沟通交流,村民大多理解、支持。”甲米村村支书苟伟说。
除了多开会获得群众支持,甲米村还有一个诀窍——吸纳贫困户投工投劳。
通村公路边,50岁的村民汪国成正在修筑安全护栏。在甲米村道路新建和拓宽工程中,汪国成这样的贫困户优先成为招工的对象,薪资待遇也从优。“每天100多元,在外面打工还挣不到这么多呢!”汪国成高兴地说。
先于基础建设启动的,是产业提升工程。
汪国成家原有5亩地,虽然解决了自家6口人的温饱问题,“但离致富还差得远”。半年前,经过土壤监测,县扶贫局的专家建议他改种红脆李,“同样是一亩地,种玉米收入最多1000多元,而种红脆李的话,保守估计能收入4000元”。“未来要发展得好,必须在旅游上做文章。”苟伟介绍,甲米村有坡度与流量均合适的漂流小沟,还有高原海子及瀑布,但接待能力不足,旅游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待风貌改造、基础设施完工,县就业局就会派专家教村民料理技巧、接待礼仪等”。“看到甲米村工作推进如此顺利,我们对扶贫也有了信心。”离开前,曾才茂现场立下军令状,“古尔沟镇也要搞精准扶贫,再造一个甲米村”。
数字民生
规划与政策
全力巩固“七难”破解成果
理县县委书记蔡清礼:2014年理县脱贫824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5415人,2015年计划脱贫1079人。理县将继续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生态农业体系建设,做强循环低碳工业,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经济,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理县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道路交通、饮水用电、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全力巩固“七难”破解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