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巨头” 贫困户每年增收5000元

30.10.2017  09:57

 

□记者秦勇
  10月20日,自贡市富顺县狮市镇马安村现代标准化柑橘示范基地内,树苗一字排开,一根根滴灌水管沿着树苗伸展开来浇水。
  除了滴灌技术,在这个由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千亩种植基地,科技含量十足:从意大利引进的田间作业机械和节水灌溉设备,水肥自动精准控制、果园信息自动采集和果品质量全程可追溯……
  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富顺在狮市镇启动10万亩苗仙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园区招引了5家像海升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入驻,实现标准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生产运营,并将贫困群众聚集在园区产业链、就业链,实现“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脱贫攻坚”的融合发展。
  最近,64岁的周翔明隔三岔五就要跑到柑橘种植示范基地,看看树苗长势情况,树苗俨然成了他心中的“”。
  今年7月,周翔明正式成为基地的一员,在这里锄草、扶苗、施肥、打药。“干一天就有80元,每个月能在基地干15天,这样就有1200元的收入。”对周翔明而言,这笔收入非常可观。
  据了解,基地在用工方面优先使用本村村民尤其是贫困户,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增收,早日脱贫。
  马安村是富顺县34个贫困村之一,有106户贫困户。狮市镇党委书记沈吉伟表示,通过引进大型农企,参与的贫困户每年可增收5000元,脱贫致富的脚步加快。
  村民范正祥因妻子患病,只好留在家照顾,全家人平时靠种地、养土鸡维持生活。
  生猪养殖是马安村去年引进的项目。作为产业化生态循环经济项目,四川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里建设占地50亩的家庭养殖农场,负责提供种猪、饲料和销售等环节,年出栏商品猪4000头。
  据马安村第一书记牟明远介绍,村上将扶贫资金115万元打捆入股德康生猪养殖项目,同时鼓励贫困户通过金融扶贫贷款入股项目。范正祥坐不住了,他积极申请贷款,最终以5万元贷款入股,年终可分红8000元。此外,他还流转了3亩土地,每年收入1800元,每月另外还有300元打扫全村公共卫生的收入。
  在马安村,和范正祥一样通过项目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和村级公益性岗位,每年有万余元收入的贫困户还不在少数。
  富顺县农工委副主任陈光楷说,通过招引龙头企业和技术引导,将全村的贫困人口聚集在产业链上和就业链上,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脱贫致富,同时还能优化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产业辐射发展,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