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为啥上夜校(民生观)

01.09.2016  14:13

 

  知识和信息汲取能力,决定着人的创富能力

  最近,四川要在部分贫困村开办“农民夜校”,利用晚上、农闲的时间搞脱贫培训,用视频课件等信息化的收视系统,给老乡讲扶贫政策,教生产技术,还让驻村的第一书记当“校长”、上讲台,确保教学质量。

  夜校这词儿,很久没听到了。这种在业余时间授课的学校,可是历史课本里的“高频词”。建党早期,革命者们在夜校的课堂上,向群众传播革命道理,唤起工农千百万;新中国成立后,夜校又成了扫除文盲的主战场。听老辈人讲,那时村里动员,文盲遍地建设不了新国家,都上夜校去啊!他们学会了简单的认字、写字,告别了“睁眼瞎”。

  在如今的时间节点上,再办夜校,意义何在呢?

  别看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同样存在出“睁眼瞎”的可能。传播学上,有个名词叫“知识沟”。由于人们利用知识的能力不同,知识和信息的大潮袭来,有些人大为受益,弄潮浪头;有的人看也看不懂,用也用不上,两种人群间形成了鸿沟,差别越来越大。数字技术使信息、知识传播更为快捷,“知识沟”于是升级为“数字沟”。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可以熟练地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取资讯、找工作、开网店……这些习以为常,对偏远山村的农民来说,可能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知识和信息汲取能力,决定着人的创富能力。多少贫困,源于民智未开。常见“端着金碗要饭”的新闻传出:丰收季节,站在村口苦苦等收苹果的来;人家没来,就只能让苹果烂地里。因为在果农的知识系统里,就这一种销售模式,不知道别的。

  跟一般农户相比,贫困户运用各类信息资源的能力更弱。不要说眼界和技术,就连政府发布的扶贫政策和措施,都很难准确接收。帮扶到了,自身没有承接能力,只能吃现成的,按月领钱行,自我造血难。这样的话,即使脱贫,也很脆弱。

  治贫先治愚。扶贫中应该有信息扶贫、知识扶贫。农民夜校是一种形式。过去的夜校积累了一些好经验,比如用农民的语言讲课,现在的新夜校也要继承,千万别搞成了照本宣科、走走形式。只有办出实效,让贫困农民更好地认识身边的世界,更好地利用好政策和资讯,才能更好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