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退出机制拟采用“私人定制”制定具体办法

03.02.2014  05:15

 

    进入视频播报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问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国良指出,大家可能看过《私人定制》电影,就把这个事也作为电影的噱头进行表现。下一步,根据25号文件的精神,我们将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办法,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

针对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王国良表示,建立贫困县的退出机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中国从1986年开始确定了贫困县。在1986年确定了331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后来经过了3次调整,实际这3次调整当中是有进有出的。第一个是在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时候,我们对国家扶贫工作的贫困县进行了第一次调整,由331个扩大到了592个。到了2001年,制定国家第一个十年扶贫纲要的时候,我们把东部地区的33个贫困县全部退出,33个县的指标全部用到了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到2011年,制定国家第二个国家扶贫纲要的时候,把贫困县的调整权利下放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实际上,这次调整又调出了38个重点县,但同时补进了38个重点县,国家现在贫困县的总数仍然是592个。

王国良进一步解释说,按照2011年我国划定的贫困地区连片特困地区的办法,又相继进入了一些片区县,目前全国一共有680个片区县,其中包括440个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县,在片区县以外还有152个重点县。现在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和扶持的主要对象是832个片区县和重点县。

为什么搞了这么多年,贫困县没有减少,实际还在增加?”王国良表示,目前832个片区县也好、重点县也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仍处于最落后的序列。2011年,我们进行国家重点县调整的时候,有11个所谓百强县、小康县已经全部退出,而且这11个县都不是国家扶贫重点县,都是省定的重点县,剩下的目前832个片区县和重点县仍然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最低、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县,这些县进入了重点县的序列,能够享受到国家资金、政策帮扶上的多种优惠和帮扶措施。

王国良表示,按照一般的计算,国家的专项扶贫资金每个县大概在3000-5000万之间,更重要的国家还有对重点县一些专项转移支付,有一些专门的政策措施,我们国家的定点帮扶和东西扶贫协作也主要指向的区域是重点县。因此,对于重点县退出的问题首先是那些县的群众不愿意退。另外,干部也不愿意退,也不敢退。所以,关于退出重点县只进不出,或者进的多、出的少的问题成为一个热点。前不久大家可能看过《私人定制》电影,就把这个事也作为电影的噱头进行表现。我们认为,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县只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随着全面小康建成的临近,重点县将逐步退出和减少,但是如何确定一个有效地退出机制,目前我们经验不多,而且正在研究。下一步,根据25号文件的精神,我们将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办法,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