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提高贫困农民技能水平 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29.12.2015  09:29

 

  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因村制宜,充分论证,编制一份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由群众审定同意后实施,进而巩固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助推发展好一个主导产业。

  强化脱贫致富理念。选择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2016年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重点倾向于贫困村,基层农技推广与改革项目中基层农技服务体系能力建设部分30%的资金用于到村开展技术行动的科技人员和贫困村主要负责人的培训。确保一户培训一名致富明白人、一个明白人掌握3-5门农业实用技术。

  创新技术扶贫模式。综合农技、畜牧、农机、水产等职能,就近开展技术指导和产业规划,同时邀请专家到村开展技术指导,让贫困农民充分享受综合技术带来的产业发展新效益。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技术帮扶人员不撤离(换人不撤人)。

  强化要素综合保障。在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的立项安排上对贫困村进行倾斜;安排专项工作经费,提高进村技术扶贫人员工作积极性;每个农业科技人员每月到村开展技术指导不得少于5天,每年开展技术培训不得少于5次,并记好工作日志备查。严格督查确保实效。按照“分级负责、双向报告、双向考核”的原则,坚持谁派谁管,农业科技人员离开原单位要向单位主要领导报告,到达贫困村要向村党支部报告,年度考核除原单位考核外,贫困村党支部需出具书面考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