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四川轰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二)
05.03.2018 13:22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法国巴黎顶级餐厅餐桌上的“超级美味”——鱼子酱,产自四川西北部的大山深处。
今年夏天将通车的欧洲“超级大桥”——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的建造企业是四川国企。
打破韩国垄断,全球第二家生产第六代柔性显示屏的“超级工厂”,坐落在四川成都。
世界“超级科学工程”之一——ITER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将不少研发任务放在四川。
……Sichuan,morethanpandas.(四川,不仅仅有熊猫。)
四川产品、四川企业、四川产业,越过四川地理边界,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上不断攀升,正在改变世界对四川的传统印象,正在构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新思想启动新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多重叠加的困难挑战,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创新驱动摆在经济建设核心位置,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闯关转型升级,启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新引擎轰鸣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将外出调研的第一站放在四川,对四川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希望四川增强改革动力,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
48.6万平方公里的巴蜀大地上,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轰鸣声已然全面响起,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四川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无论对于此时此刻正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履行神圣职责的200多名四川全国人大代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还是对于9100多万四川干部群众,这都是新时代最美妙的音符、最热情的召唤。
坚持一个理念
——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这个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与“三大发展战略”结合,在四川经济发展实践中落地生根
省统计局几天前发布的《2017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不少代表、委员都随身携带前往北京,“四川是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认清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为四川和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去年全国GDP同比增长6.9%,为近7年首次反弹。去年四川GDP同比增长8.1%,为近6年首次反弹。比增长速度更让人关心的是发展质量,几个关键指标让人眼前一亮:继2016年三次产业比重实现“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后,2017年全省第三产业占比达49.7%,逼近50%的历史性关口。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超过1.8万亿元,是2012年的两倍还要多;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较五年前提高6.2个百分点。
首次出现除成都外的经济总量超2000亿元的城市,经济总量过千亿元市(州)较2012年增加7个,过百亿元县(市、区)增加32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3万元、1.2万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50%、6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连续八年超过城镇居民。
……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关键指标的变化,折射的是四川经济产业结构、动力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发生的变化,是四川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变化,是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变化,是人民群众广泛受益的变化,标志着全省经济正向着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演进。
但对于持续关注四川经济近几年发展历程的观察者来讲,这些关键指标的变化,还有更深层的意味和更丰富的启示。
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五年前。2012年下半年,从白酒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产业严冬悄然而至。与全国一样,四川遭遇“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当时有观点认为,四川毕竟是西部省份,发展阶段有所不同,既要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共同挑战,还要面对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是否应该再继续走一段粗放式发展的老路?
对此,省委省政府态度坚决: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增长不可持续,低端产业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子不可持续,“三高一低”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不可持续,通过政府高负债推动快速增长也不可持续,早转型早主动。
很多代表、委员都印象深刻,2013年5月召开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鲜明提出“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这个理念在随后几年四川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落地生根。更重要的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这个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深化,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融合,与“三大发展战略”实践结合,成为四川各地各部门推动经济发展的共识——
发展的基点在创新,瞄准发展的动力问题,重在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发展的支撑在协调,瞄准发展不平衡问题,重在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发展的希望在绿色,瞄准人与自然和谐问题,重在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发展的空间在开放,瞄准内外联动问题,重在全方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发展的目的在共享,瞄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重在补齐发展短板、增进人民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提出要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大’到‘强’的过程就是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的过程,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全国人大代表、自贡市市长何树平说。
遵循一个原则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这个原则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得到遵循,进而形成一套有四川特色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高端制造业重心仍在转向太平洋另一侧。”出自《纽约时报》的这句话,针对的是去年2月,总投资逾90亿美元的格罗方德公司格芯12英寸晶圆项目在中国四川奠基。
过去几年,有一大批让发达地区甚至发达国家“羡慕”的重大项目,在四川落地并开花结果。
从“捡到篮子都是菜”到“招商选资”“招大引强”,这是四川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有力佐证。不少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代表、委员都对记者如是说。
不只在招商引资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多重矛盾叠加、多条战线作战的复杂局面,四川“出招”始终遵循一个原则——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更具体一点讲,就是宁可主动将经济增速降下来,也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无论“第一”,还是“优先”,都是在做出选择。省社科院研究员盛毅认为,经济工作通常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的选择,特别是在过去几年外部环境异常复杂的情况下,对各级各个领域的决策者而言,每一个选择都可能牵一发动全身,选择的难度很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四川工作的坚定”。
“与‘第一’和‘优先’相呼应的是‘一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希望四川强化创新驱动,勉励企业抢抓机遇,积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认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加强区域创新战略顶层设计很重要,四川将全面创新改革作为一号工程无疑抓住了牛鼻子,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精细化的顶层制度设计。
这几年,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扎实推进,国务院授权的先行先试任务已完成15项,全国首批推广的13条经验涉及我省的就有8条,十大军民融合高新技术基地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去年突破3000亿元。
人们还注意到另一个“优先”。这几年,四川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美丽四川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不只“一号工程”和“生态优先”,这几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得到遵循,进而形成一套有四川特色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统筹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发展的关系。“双中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9%左右、7.5%左右、7%以上、7.5%左右、7.5%左右,这是近五年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来年经济增长提出的预期目标。这些数字都高于当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国经济增长目标,既充分考虑了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的需要,也充分考虑了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和经济运行中的困难。
统筹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的关系。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注重发力供给侧。
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扎实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近两年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近500万吨,削减煤炭过剩产能3900多万吨。同时,集中力量培育航空与燃机、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现代金融、旅游等重点产业,推动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统筹竞相跨越和协同发展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既激发区域之间你追我赶、竞相跨越的活力,又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整体跨越提升。
统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合力,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四川成为全国省级保留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大幅减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
“一定要把四川经济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精彩故事带到北京,在全国两会上讲给大家听。”全国人大代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表示。
瞄准一个目标
——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这个目标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经济强省建设的美好愿景正越来越近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将改革进行到底。
代表、委员们带到全国两会的建议很多都与改革相关。大家都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对四川的叮嘱,要增强改革动力,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
如何形成新格局?这成为会内会外讨论最多的话题。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地矿局局长王建明说,新格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应该主动思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但同时大家也都认为,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必须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创新工作,才能解决好四川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才能充分解放生产力。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要求,代表、委员们认为,四川应努力实现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比重还应明显提高,服务业中研发设计、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还应持续上升,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现代化水平还应进一步提高。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活力旺盛”的重要要求,代表、委员们建议,要继续牢牢抓住全面创新改革这个牛鼻子,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加快完成“三年试验突破”,为全省发展闯出一条创新之路。四川率先在全国推出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代表、委员们期待四川能再接再厉,持续深化改革,打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壁垒。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区域布局协调”的重要要求,代表、委员们认为,多点多极支撑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战略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深化。同时,应在区域分工协作水平上下更大功夫,让各区域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差距不断缩小。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城乡发展融合”的重要要求,代表、委员们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四川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环境优美”的重要要求,代表、委员们建议,四川必须继续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加减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要求,代表、委员们认为,四川应抓住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实招,继续扎扎实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去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强省建设的新要求——发展水平高、产业体系优、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深、市场机制活、协调发展好。高质量发展要求已贯穿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经济强省建设的美好愿景正越来越近。
代表、委员们和9100多万四川人民,满怀憧憬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记者 胡彦殊 袁婧)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05.03.2018 13:22
故
事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把高质量发展贯彻到全过程各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川视察指导,工商业联合会
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 新兴产业面临新机遇
核心提示: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中小企业局
竹海镇红益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
2018年3月20日上午,扶贫与移民
得民心众望所归 齐奋斗再创辉煌——社会各界热烈拥护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2018-03-21 来源:新华社
邮政
扬帆远航,胜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2018年全国两会巡礼
即使若干年后回望,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