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专家三亚谈中国经济“新”与“变”

15.12.2013  00:29

中新社三亚12月14日电 (记者 王子谦 尹海明)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14日称,他“发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公布任何一个经济增长指标,某种意义上可能反映了某种变化。

政府正在努力不以GDP为导向,不以GDP论英雄。”不过他还是判断,经济成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至关重要,预计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7.6%。

中国经济成为今天开幕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计划外话题,与会专家解读中国经济的“”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防控地方债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分析,中国城镇化投资缺乏长期资金,地方融资平台愈演愈烈,债务率增加带来的财政、金融风险随之上升,要防范其中风险。下一步金融发展重要任务是筹集长期资金,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主管市场的发行制度要改革,对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融资机制。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明年政府工作首要任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章良说,目前粮食问题已经迫切摆在面前。“随着总人口增加,城镇化进程加快,耕地在继续减少,粮食压力增大。”他说,中国面临着粮食需求快速增长、生产成本较高、进口量日益增加等问题,在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同时要提高生产效率,“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降低成本应成为未来方向。”陈章良判断,明年三农会在土地流转等方面将有所突破,进一步体现农民利益。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明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一。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开放不仅仅是国门打开,更重要是制度建设,未来应向更高标准开放和更高标准体制建设靠拢。“上海自贸区政治形象是更加标准的体制建设,最重要实践就是疏理行政管理,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则提醒,“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增加自信。”他说,应当看到自己发展中的巨大成绩,要根据国情决定自身改革。

改革突破口是财税、价格,要从关注民生开始,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开始做好财税改革。”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财政如果能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正义,会调动改革积极性,更好推动改革。

发展中国家能够保持住它的增长轨迹,按照这个轨迹走就是保持增长的速度可持续性,同时保持着不断的赶超美国的人均水平,就是居民的财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这个是增长的根本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