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报告中的“加减乘除”

26.01.2016  08:43

  解读

  □本报记者 陈岩

  2015年,四川经历了新《预算法》实施后首个完整的财年,财税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这些都在2016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中直接展现。2016年财政收入增长将更加困难,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支出需求仍然较大,财政收支矛盾愈发突出。

  四川的钱怎么花?如何提高效率,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从《关于四川省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下简称《报告》)可以看出,其秘诀在于做好“加减乘除”。

   加法

  在扶贫、生态、转型升级上加大投入

  从报告多处可看出,一些领域的财政投入2016年还会加大,比如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工业转型升级等。

  《报告》明确,2016年财政支农投入新增部分将重点用于农村扶贫开发。足额落实10个扶贫专项方案2016年财政投入,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等。

  2016年省级预算安排资金232.2亿元支持夯实农业基础,增长11.3%。其中,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达154.5亿元,将用于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发展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

  为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省级预算安排资金79亿元,增长速度最快,达32.4%。其中的21亿元将用于支持全面创新试验区建设。不仅将用于支持建设区域重大创新平台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研发,还将用于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

  生态环保建设方面,省级预算安排资金54.6亿元,增长15.8%,将继续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工程;用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支持全面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用于地质灾害防治,治理80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力争完成1.8万农户避险搬迁。

   减法

  “三公”经费、企业负担继续减

  2015年,省级“三公”经费支出3.5亿元,比上年减少0.5亿元,下降13%。2016年,继续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合理压缩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

  2015年,全省严格执行“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按规定取消和暂停5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约600亿元。我省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已由2012年底的42项减少到2015年的3项,是全国省级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最少的省份之一。《报告》提出,今年将严格执行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