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四川省2013年财政决算审查结果的报告

02.08.2014  19:29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四川省2013年财政决算的报告》和《关于四川省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2014年7月23日,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全体会议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决算草案和决算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2784.1亿元,完成预算的103.6%,同口径增长 14.6%;加上中央补助3305.42亿元和上年结转结余698.12亿元,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347.05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收入总量为7134.69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支出6220.91亿元,完成预算的90.8%,同口径增长14.1%;加上上解中央支出12.45亿元,偿还地方政府债券等268.24亿元,全省公共财政支出总量为6501.6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并扣除按规定结转继续安排使用的项目资金612.3亿元后,累计净结余20.79亿元,其中:当年结余2.92亿元。

  2013年,省级公共财政收入746.22亿元,完成预算的103.9%,同口径增长14%;加上中央补助3305.42亿元和上年结转结余283.64亿元,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251.87亿元,省级公共财政收入总量为4587.15亿元。省级公共财政支出841.73亿元,完成预算的79.9%,同口径增长14.6%;加上补助市县支出3260.65亿元和上解中央支出12.45亿元,以及偿还地方政府债券等260.58亿元,省级公共财政支出总量为4375.41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并扣除按规定结转继续安排使用的项目资金210.94亿元后,累计净结余0.8亿元,其中:当年结余0.2亿元。

  2013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2356.6亿元(其中:国土方面的收入2049.36亿元),完成预算的187.4%,加上中央补助67.32亿元和上年结转结余等399.13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2823.05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2355.77亿元(其中:国土方面支出2042.05亿元),完成预算的83.6%,加上调出资金、上缴中央11.73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2367.5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后结余资金455.55亿元。

  2013年,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92.71亿元(其中:国土方面收入33.2亿元),完成预算的126.3%,加上中央补助67.32亿元和上年结余资金等62.41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222.44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7.82亿元(其中:国土方面支出0.12亿元),完成预算的35%,加上补助市县支出等149.63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为177.45亿元。收支总量相抵后结余资金44.99亿元。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3年全省和省级决算反映的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的决策部署和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预算的决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深化管理改革,完善财政监督,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和经济增幅回落的不利影响,经受住了收支矛盾突出的严峻考验,顺利完成了省人大批准的2013年预算,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提供了有力保障。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同意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四川省2013年财政决算的报告》,批准2013年省级财政决算(草案)。

  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3年决算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使用绩效不高,预算管理有待加强;部分预算下达不够及时,项目资金结转结余额较大;一些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较重,财政稳健运行存在隐患;部分单位违反财经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财政监管仍需加强等。审计厅围绕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依法开展审计监督,反映了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和绩效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从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严格经费预算管理、强化资金使用绩效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总体要求,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建立督办、问责机制,并在2014年底前将整改情况和处理结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