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相关负责人解读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办法

27.09.2014  17:54

  从今年10月1日起,《四川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办法》(后称《办法》)即将开始实施,《办法》开始实施后,超过凌晨2点仍在娱乐场所滞留的流动人口全部需要登记申报个人信息。《办法》一经出台,引发了广大成都市民的关注和热议,纷纷打进本报热线针对《办法》中的一些具体细则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昨(26)日,记者采访了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相关负责人,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和回应。

   如何定义

  “流动人口”?

  根据《办法》的规定,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级行政区域到其他行政区域居住的人员信息,这其中也包括成都几个行政区域之间的流动。也就意味着,如果某位成都市民户口上所在的居住地属于武侯区,而他现在本人居住在青羊区,那他也算“流动人口”,也需要如实申报个人信息。

   凌晨还在娱乐场所逗留的人如果不配合信息申报怎么办?

  流动人口和相关单位、场所都有申报登记流动人口信息的义务。如果流动人口不配合登记,相关单位和场所应在告知其履行义务的同时报告辖区公安派出所或居委会。如经核实情况属实,公安机关将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将由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

   如果流动人口提供给相关单位、场所的信息不属实,单位和场所会被处罚吗?

  商家应当根据流动人口有效身份证件如实登记基本信息,如果流动人口提供的信息不属实,商家或房东等个人非主观故意、不知情的,将不会被处罚。同时,《办法》提到,如果单位或个人因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未在24小时内向公安机关申报医疗机构、救助机构、房屋出租人等流动人口信息,也不会受到处罚。

   租房子的流动性那么大,很可能第二天就换人了,那么每换一次房东都要更新信息吗?

  根据《办法》规定,租住户应当及时将变动情况告知房东,房东也有义务及时掌握承租人员变动情况,并及时登记更新相关信息。

   很多网吧都是24小时营业,那超出法定营业时间才登记应该怎么理解?

  “法定营业时间”是指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时间,例如: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每日凌晨2时至上午8时,娱乐场所不得营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网吧“每日营业时间为8时至24时”。这也就意味着,24时以后还在网吧滞留的流动人口,都应如实登记申报个人信息。(记者 李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