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新貌新气象 金窝银窝三索窝

04.11.2016  15:36

 

      □蒋青
    “我们的三索窝,原来全是草房瓦房野坡坡,现在家家住上新楼房,人人都有一个安逸窝……我们的三索窝,现在核桃枇杷多,一到成熟时,口里唱起感恩歌,手中的票子几万多……”10月9日,石棉县迎政乡新民村4组,当说起如今的生活,69岁的村民彭远礼又一次唱起了自编的快板,歌声中喜悦满溢。
住上好房子 村民笑开颜
    新民村4组、5组,小地名“三索窝”,海拔1400米左右,属于典型的高山村组,是“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雅安市重点打造的灾后新村之一,聚居点选用川西民居风格建筑,于2013年9月正式动工,2015年2月举行集体乔迁仪式,共安置受灾农户82户327人,面积约50亩。
    一排排灰瓦白墙的小楼依山而建,宽阔的水泥路通组到户,村民活动广场上,景观绿树、健身器材、休闲座椅一应俱全。广场上,有孩子正在欢快地嬉戏,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看吧,以前的房子多数是那样。”彭远礼指着一处墙体开裂、墙面斑驳的废弃夯土房子告诉笔者,搬进新居后,他感觉每天都像活在美梦里一样,“现在走出去说自己是三索窝的人,人家听到谁不羡慕。”今夕对比,他真挚地感恩党,感恩如今的好政策。
合力促转型 齐奔好日子
    三索窝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中心有“神泉”一口,清冽甘甜,冬暖夏凉;四周海子鱼塘环绕,滋养的天然河鲜味道鲜美;下有相传是北宋年间种植的酸枣树一颗,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然枝繁叶茂,需要10余人才能合抱,被来自北京的专家誉为“南酸枣之王”,当地群众视为“神树”,常有游客慕名而来。
    “资源有,但是制约也多,守着金山受穷。”新民村扶贫第一书记肖国伟介绍,在2013年之前,三索窝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路面狭窄,弯多坡陡,行车不便,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农田灌溉堰渠老化严重,灌溉困难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不足30%,“再加上文化科技教育落后,村民普遍缺乏市场经济观念,接受新思想、新技术进度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刚开始由传统型农业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转变,产业层次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较低阶段,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低。”新民村精准识别的75户258人贫困人口中,三索窝重建户占比达80%,是迎政乡实施灾后重建、精准扶贫双攻坚的主战场。
    号角吹响,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劲。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村民刘仁友承包的鱼塘给他带来了2000多元的收入,“加上枇杷和核桃树穗条销售,现在每年都能增加1万多的纯收入,下一步我还要多向来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学习,提升自己的厨艺,希望能给游客提供更多的服务,增加收入,早点还清家里原来的欠账。
    “结合村里实际和村民发展意愿,加上市、县对口帮扶部门的支持,我们将生态休闲旅游作为脱贫奔康的一大抓手。”迎政乡党委书记倪虹介绍,目前三索窝正在创建AAA级生态旅游景区,“村里生态景观步游道、休憩凉亭、休闲垂钓区、生态农业采摘园等旅游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直通县城、全程5公里的快速通道已经修通了2公里。果树栽培技能培训、乡村旅游所需的厨艺、礼仪接待培训也开展了好几轮,已有多家农家乐正式挂牌营业。等景区正式验收通过后你们再来,看到的就是产村相融、农旅联动、宜居宜游、具有现代田园风光的新型村民聚居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