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制品市场准入推行到蒲江 摊贩和群众:本地豆腐为啥不能进市场?

27.11.2014  00:10
在蒲江的盐井沟市场,几乎每家豆腐摊位上都摆有两种豆腐。袁婧 摄

        四川在线消息(袁婧 四川日报记者 刘春华 李丹)“现在我们吃的豆腐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本地豆腐去哪儿了?”近日,家住蒲江县的熊女士向本报民情热线(028-86968696)反映,蒲江本地产豆腐在市场上不好买,菜市卖的几乎都是从外地拉到蒲江的豆腐。“卖豆腐的小贩称外地豆腐有质量保证,可我们吃了几十年的本地豆腐也没有出问题,外地来的豆腐就真能保证质量?

        带着读者的疑问,本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质疑】

        本地摊主做了几十年豆腐 为啥现在不能卖

        11月17日早上九点过,记者来到蒲江县青龙街盐井沟市场,正是上午买菜高峰期,市场内共有5家豆腐摊位,每家豆腐摊上都摆了两种豆腐。一种印有“苏发”字样,稍带豆黄色,另一种则比较白。除颜色区别外,“苏发”豆腐也要比白豆腐厚很多。

        “这两种豆腐有啥子区别?”记者向一位男摊主问。“一种是公司生产的,一种是自家做的”,男摊主介绍,苏发豆腐2元一块,本地豆腐1.5元一块。

        听说记者前来了解本地豆腐不能上市销售的原因,这位男摊主打开了话匣子。据其介绍,从今年7月起,蒲江县农贸市场的豆腐摊主们被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只能出售外地厂家生产的豆腐,自家做的豆腐不能卖,“随时都有可能来检查,查到要遭罚款。

        “我做了20多年豆腐,以前也被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抽去检查过,没有发现问题,为啥子现在不能卖?是不是厂家和食品药品监督局有啥猫腻?还是想垄断市场?”男摊主发出质疑。他同时透露,为了给自己家生产豆腐争取销售权,还发生过小贩与当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人员打架的事情,但这并没有改变本地豆腐不能上市场销售的命运。因为家里有几千斤豆子,他就每天销售点公司产的,偷偷卖点自家做的,他表示“过了年豆子做完,我就不干了!

        在记者与男摊主交谈的时候,不断有人来买豆腐,多数人选择了购买本地豆腐。一位30多岁的女士告诉记者,“苏发”豆腐到下午会发酸,所以还是选择本地豆腐。

        当天,记者还走访了蒲江县城内城北农贸市场和驭龙临时市场,豆腐摊主们反映的情况与盐井沟市场男摊主反映的情况大致相同。

        【调查】

        豆腐制品市场准入 无QS标识不能入市

        查阅资料可知,蒲江地表水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素有“绿色蒲江”美誉。当地产豆腐素有历史且远近闻名,消费者也愿购买本地豆腐,但为什么本地产的豆腐就不能上市?而要舍近求远从外地运豆腐到当地卖?

        对豆腐摊贩们的质疑,蒲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王亚平连声叫屈,他告诉记者,根据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从今年4月起,成都全市中心城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中心城区所有农贸市场及二三圈层区(市)县政府所在镇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医院、学校及集体单位食堂,都要实行豆芽和豆腐制品市场准入,没有取得QS认证的豆腐不能上市销售。因为蒲江区域内没有符合相应质资的生产厂商,为此蒲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邀请了大成都市范围内、取得了豆腐制品QS认证的几个厂商到当地考察。

        “谁留下来,是否愿意留下来,完全是厂家自愿。”王亚平介绍,厂商们经过实地考察后,一家厂址位于大邑名叫“苏发”的厂商最终选择进入蒲江市场。这家厂商在蒲江有一个总代理,总代理负责每天向豆腐摊贩们收集需求信息报给厂商,厂商按需生产,第二天凌晨四五点左右将豆腐送往蒲江。

        “准入制度肯定要推行,作坊式生产的豆腐质量安全不能保证。”王亚平说。

        【追问】

        运输环节无法监管 外地豆腐质量能保证吗

        那么,获得了QS认证的豆腐就真能保证质量安全吗?监管部门如何监管?豆腐在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又是如何保证新鲜和卫生的呢?

        王亚平介绍,蒲江食药局作为豆腐销售终端的监管部门,会不定期对市场销售的豆腐进行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将会进行相应处罚。同时通过公函的形式告知生产地所在的食药监局,因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有属地原则,因此市食药监局以及厂家所在地食药部门也会从源头上加强监管。

        王亚平的说法得到大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戴勇的证实,“配送环节无法监管,但是我们在生产环节实行日常巡查和定期抽查,包括原料产品、生产工艺以及工作人员等。

        两位食药局长均表示,豆腐运行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由豆腐厂家负责。11月18日,记者来到位于大邑经济开发区的苏发御和食品有限公司,蒲江市场上的“苏发”豆腐就是从这里运出去的。

        企业负责人江毅娟在向记者出示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新鲜豆制品QS认证证书时介绍,豆腐制作从最初的选豆、泡豆、清洗,再到煮浆、烧浆、点浆,以及最后豆腐冷却,都是由持有健康证的工人实行机械化操作;豆腐运输全程冷链,且专人专车,每天固定路线发货、运货。此外,大邑县食药监管局每月还会对公司生产的豆腐定期抽查,不定期对生产过程巡查。

        对豆腐下午为何发酸的现象,江毅娟称这是豆制品正常现象,“所有的纯豆子制作、没有添加任何其他物质的豆腐,到下午都会发酸,夏天气温高尤其表现突出,因为豆子含高蛋白,在高温下容易发出酸味,虽然口感有变,但不影响质量。

        【释疑】

        市场准入是大方向 但现场制作的豆腐仍可售卖

        一方面是消费者对本土豆腐的喜爱和豆腐生产者的坚持,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对豆制品市场准入的强力推行。豆腐的市场准入制为何走得如此艰难?

        蒲江和大邑两地的食药监局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消费观念,他们认为,豆腐是市民餐桌上颇受喜爱的传统食品,消费者也根深蒂固地认为传统作坊式生产似乎更有口感、更有风味。但是,非法添加、存放不佳、卫生环境不达标等多方面因素给豆腐制品带来了安全隐患,实行市场准入就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实现产品可溯。

        除了豆腐,成都市自2009开始推行食品市场准入制以后,已经对包括蔬菜、水果、食用菌、肉、蛋、水产品等在内的33大类上千种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豆芽豆腐制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家云说:“市场准入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大方向。

        目前,成都市有5家企业获得了生产豆芽产品、豆腐制品的QS认证,这其中就包括了苏发御和食品有限公司;也就是说,成都市面上售卖的豆芽豆腐,基本都出自这5家企业。“但不包括现场制作的豆芽豆腐”,陈家云说,食药监部门对豆芽豆腐的监管没有实行“一刀切”政策,对风险评估较低的现场制作的豆芽、手工豆腐,在食品安全合格的情况下,也同意售卖。

        陈家云进一步解释说,现场制作的豆芽豆腐包括:现发的豆芽,现做的豆腐,比如在菜市场内现做的豆腐,就可以售卖。而在外面小作坊内制作好再拿到市场售卖的豆腐,则不属于现场制作的豆腐制品。

        陈家云还透露,从明年起,成都市可能会将豆芽豆腐认证销售的模式,推广到其他食用较广的食品上,比如腊肉香肠等等,“从市民食用最多、风险较大的食品入手,加大监管力度,也是对老百姓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