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短期将保持坚挺

30.12.2013  13:59
核心提示:上周豆粕先跌后涨。近期中国严格检查未获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在退运54万吨美国玉米之后,本周又退运了2000吨美国玉米干酒         上周豆粕先跌后涨。近期中国严格检查未获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在退运54万吨美国玉米之后,本周又退运了2000吨美国玉米干酒糟(DDGS),预计未来几周,将有更多的美国DDGS遭到拒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粕类价格,但仍难以改变豆粕在南美供应大增的压力下转弱的局面。
供给方面,目前南美大豆产区天气整体良好,前期阿根廷天气较为干燥,但天气预报显示,阿根廷大部分地区将迎来有效降雨,这进一步加强了南美大豆丰产的预期。11月、12月中国进口大豆大量集中到港,其中11月进口大豆603万吨,12月进口量预计将达到665万吨。12月份以来,因进入我国的油粕需求旺季,且压榨厂压榨利润良好,开机率持续保持在60%左右的高位水平,我国港口大豆库存并未出现大幅增加。近期因大豆到港量略有减少,大豆港口库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截至12月27日,我国港口大豆库存降至417万吨的偏低水平,远低于本月最高值530万吨,更远低于今年9月的最高值650万吨。不过,另据船期统计,2014年1月和2月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处于较高水平,或分别达到530万吨和500万吨,均远高于同期五年均值的432万吨和305万吨。后期随着春节临近,豆粕需求淡季即将来临,港口大豆库存或有所增加。
需求方面,11月、12月是我国生猪饲养旺季,截至今年11月,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6856万头,高于同期四年均值46647万头。目前,生猪尚未大量出栏,豆粕需求依然处于旺季。天下粮仓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当周,我国主要地区油厂豆粕未执行合同量为251万吨,未执行合同量与油厂大豆库存之比为92%,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随着春节的临近,预计2014年1月中旬左右,生猪出栏率将大幅上升,对豆粕的需求也将相应减少,饲料企业对豆粕的节前备货也将进入尾声。不过,在生猪大量出栏之前,预计豆粕仍将保持坚挺。
12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进口粕类饲料转基因检测的警示通报,内容显示,近日上海检验检疫局在对进口美国玉米酒糟粕(DDGS)实施安全风险监控时,检出来未经我国批准的转基因品系MIR162,相关货物已做退运或销毁处理。12月27日,贸易商表示退回的DDGS或达2000吨。因美国DDGS价格低廉,且中国需求强劲,近年来中国对美国DDGS的需求大增,已跻身美国DDGS最大进口国,占美国2012/2013年度总出口的近40%。2013年11月份中国DDGS进口量为53.85万吨,较10月增加2.2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38.58万吨。2013年1—11月我国的DDGS进口量为348.5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20.36万吨。但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周发布通知给地方检疫当局,要求对DDGS货物加强MIR162成分的查验,后期可能会有更多退货,12月份DDGS进口量或将下降,市场预计这将引发对豆粕的更多需求,短期对豆粕价格构成支撑。
综合来看,南美大豆的丰产预期始终压制着豆粕价格的上涨。明年1—2月中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依然较大,且随着明年1月中旬前后我国生猪大量出栏,豆粕需求将大幅减少,豆粕价格难以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但短期在需求尚未结束前,豆粕价格或依然坚挺,且中国退运DDGS风波亦对价格构成支撑。不过需要防范需求旺季过后,南美大豆收割期临近的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