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改革泛化和激情衰减

10.08.2015  12:34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 姜志勇

  当前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特别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改革将遭遇越来越多的难题和挑战。和改革相关的三个词汇是改进、改变、改良,其中改良相对于革命,其义接近改革,但改进、改变的内涵和改革却相差甚大,有些工作上的制度、做法、服务调整可以称之为改进、改变,但却不能称作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这一轮改革的特点是啃硬骨头,也就是说要把啃硬骨头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但目前有些改革却没有啃硬骨头,没有针对工作中的核心难题,而是把一些皮毛的修饰、一些无关核心问题解决的做法当作了改革,这只能算改进。有的地方和单位在改革中,畏惧于硬骨头的难啃,或硬骨头啃得少,皮毛修饰得多。因为皮毛总要多于硬骨头,这给改革带来了泛化的风险。

  目前改革边界不断扩大,无论什么工作都可以扯上改革,改革好像成了一个无所不在的幽灵,不和改革发生关系,工作就好像不得力,就不与时俱进。从而,改革成了风尚,需要坚守的和需要改革的边界逐渐模糊化。改革泛化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如果工作改进也能算改革的话,以后认真啃硬骨头搞改革的人就会不断减少。

  另一方面,改革是需要激情的,没有激情很难激发人们推动改革的斗志,尤其是在改革面临重重难题的时候。而当前改革激情衰减。这一轮改革启动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不少人看来,中央深改组会议也慢慢和其他中央会议一样,成了一个普通的会议。一些地方干部也逐渐把改革当作了一项普通的日常工作。

  平淡地看待工作,能让人带着理性去工作,对工作是有利的,但改革却不一样,改革需要激情,需要激情来不断鼓舞斗志。在干部、群众改革激情逐渐衰减时,如何激发他们对改革的热情和信心?如何鼓励各级干部坚定地推动改革?显得必要和迫切。前不久中央号召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