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谢沣:藏族儿子回藏乡 精准扶贫跑步忙

13.04.2017  11:37
    采访谢沣挺不容易的,“”是谢沣给记者的第一印象。约了几次,终于在他到泸州参加全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现场会路过成都的空隙找到了机会。见到谢沣时,他正在研讨“九寨沟高原国际马拉松品牌”可行性报告。

   

          谢沣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中层干部之一。他出生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市,19岁到成都上大学。无论走到那里,作为藏族同胞的他,对藏区始终有一种深埋于骨子里的家乡情结。去年组织上安排他到九寨沟县挂职扶贫。刚开始,谢沣的确犹豫过,小孩出生不到一岁,这时把照顾家庭的重担全都交给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实在有些不舍和歉疚,但面对组织的信任和家人的鼓励,他最终选择了投入到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


转变角色,融入精准扶贫

 

          九寨沟县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是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全县共有48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40%;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78户,5287人,贫困发生率8.5%。谢沣挂职担任九寨沟县县委副书记,协助领导分管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工作。

 

 

          为尽快进入角色,谢沣利用工作间隙阅读了《建设强富美的新农村》《改革发展看县市》等书籍,并认真研读扶贫文件和县委县政府的规划和工作报告,深入到相关局委交流学习,结合自己参加成都市首届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班的学习内容,谢沣尽其所能把所学运用于挂职工作实践中。

调研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机关里,得深入到老百姓中间去。谢沣仅用一个半月时间,把全县17个乡镇和48个贫困村跑了个遍,与基层干部交流座谈,与村民话家常,重点了解贫困乡镇的具体情况,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谢沣说:“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同事们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生活上也给予了很多关心,大家都在积极帮助我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工作,让我非常感动”。谢沣也逐渐适应了从教育工作者到扶贫工作者的转变、从高校管理思维到地方领导思维的转变,慢慢融入到县委班子、融入到了精准扶贫工作中。


合资源,聚力精准扶贫

 

          九寨沟县的旅游资源和品牌蜚声中外。县委主要领导也希望班子成员多思考怎样把九寨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名牌优势利用好,加强民生工作尤其是补齐教育、医疗的短板,以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把九寨沟建成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但到底该怎样找到突破点?作为班子成员的谢沣努力思考着。

 

 

 

          他想到了自己供职的单位——成都大学。时任市长助理、校党委书记毛志雄,校长王清远,党委副书记宋辉等校领导多次到九寨沟检查指导扶贫工作,慰问扶贫干部,组织部、工会等领导也多次到县里为扶贫工作出谋出智,这让谢沣增强了主动借力高校智力资源助推相关工作的信心。

 

          通过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和沟通协调,学校专门成立了“成都大学九寨沟精准扶贫品牌研究项目组”,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焰、唐建兵教授等一行专门到九寨沟县就推进“九寨沟县品牌建设策划”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深入九寨沟就当地精准扶贫品牌建设开展调研,并对九寨沟品牌开发与提升提出系统专业并富有创意的建议。在学校的帮助和学院的参与下,由我校旅游与经济管理主持的《九寨沟高原国际马拉松品牌培育与发展研究》课题已经进入后期的讨论修改阶段。

 

          补齐教育和医疗短板,可以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助力九寨沟县。谢沣找到我校师范学院院长刘先强教授,刘院长不仅答应相关帮扶要求,还专门带队来到九寨沟县实地调研,根据当地学前教育的需求,决定从创建省级示范园入手,提升当地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质量。同时,结合当地师资培训需求,签订了一揽子框架合作协议。同时,谢沣主动与我校附属医院进行联系对接,杨德华院长、孟晖书记在积极为九寨沟县卫生医疗谋发展、出主意的同时,还促成了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和九寨沟县卫计委帮扶框架协议的签订。目前,我校附属医院对九寨沟县的全面帮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学校精准助力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九寨沟县在医疗卫生和教育方面将会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谢沣信心满满的说到。

按照省州对接安排,邛崃市、省委驻京办、宜宾市农商行、国金证券公司、浙江嘉善县等单位也都在扶贫帮扶九寨沟县。县委安排谢沣对接成都大学,同时也要做好与其他援助单位的对接帮扶。“这绝对不只是简单的对接,首先你要摸清家底,找到县里的短板,还要明确援助单位的强项和能够提供的资源,才能对症下药。所以对接工作其实既是一次摸清县情工作,也是了解援助单位的优质资源,同时还要积极对接落实,东奔西走。压力不小。”谢沣坦诚地说到。

 

          谢沣说:“在对接省州已经确定的帮扶对口单位的同时,自己还积极想办法,加强沟通交流,多去学习考察。在全省的88个贫困县中,2016年只有5个县(区)为首批脱贫摘帽县,这5个县(区)肯定有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怎样才能去学到真经,而非泛泛交流,我一直在思考。”谢沣想到了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吴启红博士正在广安前锋区挂职扶贫副区长,而前锋区正好就是今年全省要首批摘帽的五个县之一。我和吴博士是同事,他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后来,九寨沟县专门组队到前锋区进行了脱贫攻艰工作的专项考察学习,在吴启红博士的帮助下,前锋区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的、“无保留”的脱贫攻坚经验,很多经验做法在考察学习后,谢沣也把它运用到了工作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深入基层,奋力推进扶贫

 

          去年7月24日起,九寨沟连续降雨。7月25日晚,谢沣从马尔康开会后返回了九寨沟。7月26日凌晨1时许,双河乡干沟道路发生了近八百万方的泥石流。在“7.26”泥石流抢险期间,谢沣仍需到其联系点马家乡开展相关工作。他带领一行人只能从施工便道前往,但由于泥石流引发的河流改道,道路被冲毁,汹涌的河水已经直接流到了马家乡必经之路的路面,无法通过,一行人就只好蹲在挖掘机的挖口里,被送到对面的河岸上。

 

 

          回县的时候,为不影响施工,谢沣坚持不走施工现场,改走仅能容得下一个人通过的临时便道。左边是湍急的白水江,右边挨着耸入云霄的高山山壁。“谢书记,这段路面必须要快速通过!”有经验的随行干部喊道。于是大家加快了步伐,有的地方的临时便道由于受连续降雨的影响路面松动湿滑,走不稳时想借力抓住山壁的植物,但受泥石流的影响很多植物已经一抓就松无法借力,稍不注意便会滑下小道坠入白水江或是滚下坡度近90度的斜坡,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多耽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谢沣一行人用了近40分钟,手脚并用、踉踉跄跄地通过了施工便道。“当我走完最后一段便道时,眼睛前一阵发黑,差点摔倒。这时我才发现全身早就被汗水浸湿,已然分不清这身汗是因为走得太快了,还是因为刚才的紧张而出的。”谢沣告诉记者。

 

          在全县三项整改“回头看”专项督导工作中,谢沣被县委安排为第一督导组组长,负责离县城最远的大录乡、玉瓦乡等9个乡镇的督导工作。当记者问到督导的难题是什么时,原本以为谢沣会谈到督导工作开展的难度,没想到谢沣告诉记者,“每次督导最难的是交通,也就是工作开展中的交通成本,到离县城最远的海拔近3000米的大录乡来回就是4个多小时,而且雨季可能出现泥石流,秋冬季路面结冰。弯道多,路面窄。很多人只知道九寨沟风景的名气,其实大家不知道九寨沟还是阿坝州离省府成都、州府马尔康都较远的县城之一,去趟成都最少6、7个小时,而从县城出差到马尔康有500多公里,全程无高速,经常要走8、9个小时。


聚焦主业,凸显扶贫实效

 

          今年7月,县委成立了由谢沣担任组长精准扶贫专题调研工作组,通过工作组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的情况及调研,进一步摸清全县产业发展运行情况,科学分析当前扶贫工作、人力、资金和政策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科学精准开展脱贫攻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也得到了县委领导的肯定。

 

          精准脱贫的督查考核是县里分配给谢沣负责的工作之一,这是一项“得罪人”的工作。监督考核组成立之初,他到某乡督查精准扶贫,发现该乡不但村容村貌未能按照县里的标准进行整改,扶贫档案资料也不规范完整。谢沣当即亮明自己的工作态度,对班子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其实后来想想,乡镇干部也很不容易,而且这个乡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客观环境造成了工作开展的难度。我虽然从工作角度提出批评是应该的,但还是应认真听取乡镇的解释,并与其一起商量下一步整改的方案。可能是因为扶贫压力大,自己性子急了些吧。”谢沣说到。后来,借县里召开乡镇会议的机会,他主动找到该乡主要领导,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心,既谈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也谈到了乡镇干部的不易,坦诚地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后来我再到该乡检查,该乡的面貌以及扶贫专项工作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谢沣对记者说,“长期在高校的我来到地方工作后,的确需要多学习多反思,既要完成工作,也需要关心尊重乡镇干部。

 

 

 

            谢沣还负责分管九寨沟县电商扶贫工作,工作怎么做?突破点在哪儿?他想到了在文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的四川大学工商学院副教授颜锦江博士。文县毗邻九寨沟,同时还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县,该县在电商扶贫工作中取得很多成效。谢沣迅即与颜博士取得了联系。8月下旬,他带队到文县实地考察,专程对“电商扶贫”的工作进行学习借鉴。九寨沟和文县地理资源禀赋相似,但九寨沟具有其他县都没有的独特优势,那就是每年的500多万人次游客和“九寨沟”这三个字的品牌效应。如何利用好500多万人次的游客在“O2O”上作文章,利用“九寨沟”三个字的品牌效应在产品上下功夫,在文县电子商务的启发下,谢沣正在与相关人员一起做细做实九寨沟的电商发展规划和实施。

 

        “精准扶贫工作应‘跳出扶贫抓扶贫’,因为只有社会经济统筹同步发展,才能斩断贫根。”谢沣感慨到,“挂职时间接近1年了,其中的滋味有苦有乐,有过顺利完成工作而收获的喜悦,也有过未能完成任务的懊恼。但只要有学校继续对九寨沟扶贫工作的帮助支持,有县委、县政府一如既往对挂职干部的关心爱护,我就会尽其所能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谢沣手机铃声又一次响起,他得赶往下一站,与相关电商企业商议关于九寨沟县电商发展事宜。采访只得这样结束了。谢沣在扶贫路上匆忙奔走。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地方工作就是一本最好的无字书。而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谢沣在采访中曾说到。带着藏族情怀深耕这片土地,在基层精准扶贫路上不停“奔走”。谢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高校干部的良好形象。

 

      (文/李科    编辑  李科    文章原载于《成都大学报》第3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