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定震中支教10年,谢晓君用爱“流浪”草原

25.11.2014  23:54

谢晓君一家在康定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谢晓君提供)

    新华网四川频道11月25日电(本网记者 王迪)“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拨通谢晓君的电话,我听到了歌曲《橄榄树》干净、清澈的旋律。这正是她十年支教生涯的写照。

     地震后的第一反应是:撤离学生

    11月22日,6.3级康定地震的震中,刚好落在了谢晓君所在的木雅祖庆学校附近。她是这所学校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兼语文老师。

    十几秒的地震一结束,她立刻冲出办公室疏导学生撤离。5分钟内,全校1898名学生和105名教师都撤离到了安全地带。

    记者见到谢晓君时,已经是震后第二天的下午。太阳把广阔的塔公草原照得一片金黄,木雅祖庆学校的操场上正一片繁忙:年轻的老师接二连三地把桌椅、书本从教学楼搬出来,而在安全线外,身披紫褐色长袍的藏族学生们在操场上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第二天恢复上课。

    谢晓君围着一条紫红色的围巾,穿着一双黑色布鞋,脸颊略微有点“高原红”。

    “外面有点冷,咱们去屋里坐吧,”随后她犹豫了一下,问记者:“你怕不?”教学楼顶楼装饰墙有一部分垮塌,碎砖块散落了一地。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她才把我带进了一楼的办公室。

    谢晓君曾经是成都一所公立名校的音乐老师,从四川音乐学院师范钢琴专业毕业。为了陪伴来康定支教的丈夫,2003年她带着女儿来到塔公草原,一呆就是十年。

    “我的学生刚走,他们地震后就赶回来做志愿者,差不多整个班都回来了。” 提到自己的学生,她非常自豪。

    这批学生是谢晓君从小学带到初中毕业的第一批学生,这个毕业班创造了甘孜州今年最好的中考成绩。这些孩子里有的是孤儿,有的来自牧民家庭。她的女儿胡文吉也在这个毕业班里。

    站上海拔3800米的讲台:“不是喜欢,是热爱。

    谢晓君在康定塔公乡执教的第一年担任音乐老师、自然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

    虽然对于自己的本行如鱼得水,但她很快发现藏区孩子最急需的还是汉语教育。很多藏族孩子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汉语要从头学起,不仅不会拼音,甚至连基本的日常沟通也做不到。

    为了尽快帮助藏族学生提高语文成绩,她没日没夜地帮他们补课。每天下午、晚上、周末,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如果我在晚上12点前回到宿舍,那多半是因为背痛或者胃病。

    谢晓君的爱,学生都记在心里。“孩子们都把老师顶在头顶上。我的学生走出校门是高高大大的康巴汉子,可在我这里,只要我说往左,他们绝不会往右。

    在每节语文课上,谢晓君都要抽出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们教授《弟子规》。她说,“学生特别喜欢孔子,因为平时很少有人告诉他们要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学生们很单纯,也不会考虑这是哪个民族的作品,只要是好的他们就学习。

    “地震后,孩子们都非常担心耽误学习,急着复课,哪怕在帐篷里也行。”谢晓君说,“这让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