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谢和平等三位大学校长谈高校改革
四川在线消息(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张守帅 江芸涵)3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闭幕前最后一次记者会,主题聚焦高校改革。大学如何去行政化?如何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贵州大学校长郑强等全国人大代表回答了记者提问。
简政放权后
高校更需依法办学
简政放权,减少微观管理,是高校改革的一个重点。作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广东对地方高校的行政审批事项已下放85%。
高校自主办学的空间越来越大,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郑强说:“要依法办大学,而不是以哪个校长的变更或者是以哪个时髦的名词来办大学”。
目前,全国高校均在加快学校章程制定。年底前,四川高校将全部实现“一校一章程”的目标。
贵州大学的章程也即将发布。“大学章程要符合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规律,关键要在治理中充分体现师生办校的民主和权利。”郑强透露,该校拟邀请师生代表参加校长办公会议,制定听证会议制度,允许师生对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质询;同时,教代会、学生会有权对学校领导干部、对渎职和不作为的行为,提出弹劾或者诫勉、罢免建议。
应用型大学转型
需更好服务地方发展
经过改革,许多高校获得了职称评定、学科调整、专业设置等权力。根据国务院引导高校转型的部署,是不是意味着将涌现出一批应用型大学?
“首先转型的,是近年由大专、高职升本的院校。”李建保说,海南大学有1/3的专业和院系属于应用型,要对此进行更好的规划设计。他认为,作为一个地方高校,服务好地方就是服务好全国,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对部分学科和院系进行分类、调整。
“有特色的大学是好大学。”郑强说,依托贵州白酒产业,贵州大学设立了白酒学院。贵州大学还结合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实际,把信息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调整到大数据方面。
鼓励学生为兴趣读书
创造更多选专业机会
“教育本身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谢和平说,要通过选拔和分类培养,使每个学生的兴趣都能发挥出来,每个人的特长都能展示出来。
国家招生考试制度层面的改革,使高考录取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但一些学生因种种原因没能读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应该创造更多机会,改变一考定终身。”谢和平介绍,四川大学为此开设了三个渠道:一是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在某些方面特别有钻研、特别有兴趣的考生,乃至“偏才”“怪才”;二是入校第一年,通过“特长生”通道,更加多元、个性化地发现和培养人才;三是在校园生活中,发展学生的潜质和特长。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会达到74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谢和平认为,要鼓励大学生创业,特别是鼓励优秀大学生开创技术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这样才能使中国形成一批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打造中国经济社会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