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牛劲"谋"牛事" 宜宾打造中国南方肉牛产业高地

12.07.2015  14:21

  本报讯 (记者 李淼 吴亚飞)7月10日,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五丰村村委会十分热闹,村民们正谋划一件“牛事”——着手品种改良,使现有1000头母牛数量翻一番。

  五丰村的“牛劲”源于宜宾大力发展肉牛产业。近日,农业部、知名高校、南方肉牛产区10多个省份上百名专家云集宜宾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研讨会。宜宾在会上提出:打造中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高地。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将宜宾肉牛产业发展成贫困山区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

  宜宾是川南山地黄牛、宜宾水牛主产区。养殖条件得天独厚,348万亩草山草坡可提供充足饲草饲料,居全国地级市产量首位的酒糟是“独门武器”,年可利用酒糟250万吨,支撑出栏肉牛50万头以上,去年底肉牛产业综合产值达87.58亿元,助农人均增收200元。目前,筠连等4县跻身我省肉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市肉牛饲养量达43万头。

  根据宜宾牛羊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共计投资32亿元,将肉牛养殖规模增至100万头,5-10年将牛羊产业建成农村经济支柱,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