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 相爱相杀的成渝,如何唱好“双城记”?

03.03.2020  21:32

  ·半月谈记者 赵宇飞 江毅

  年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预示我国将以重庆、成都两大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带动西部更广大地区的发展,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未来,重庆、成都需要迈过哪些关卡,才能唱好成渝“双城记”?

  在重庆北站,旅客们登上重庆开往成都的高铁列车。刘潺 摄

  统筹协调是重中之重

  重庆、成都曾是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弟城。尤其是1997年重庆直辖之后,四川省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两地在争夺要素资源方面展开了竞争。

  过去,很多优质资源要在西部落地,总会在重庆和成都之间做个选择,两地也会由此竞争,甚至不惜祭出“白菜价”。重庆开通中欧班列渝新欧和陆海新通道,成都紧接着也开通中欧班列蓉欧和陆海新通道;成都要建第四大航空枢纽,重庆也规划、扩建航站楼和跑道;一些商业项目上午在这边达成意向性协议,下午就被邀请到那边考察。一段时间内,重庆向北发展,成都向南发展,也被认为是“背向发展”……

  形势逐渐起了变化。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近4年来,重庆、成都从“背向发展”向“相向发展”转变,成渝地区一体化步伐开始加快。

  2019年7月,重庆市和四川省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两地围绕战略协同和规划衔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产业协作共兴等九大方面36项重点任务,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目前,重庆、成都间每天开行高铁动车70余班,通行时间约1.5小时,成渝“双城生活”已成为现实。两地在产业、能源、信息、开放通道等方面的一体化程度也正不断提升。

  此次会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

  这既是对近年来两地高层互动、探索区域一体化行动的肯定,也是在提示成渝区域不要再以邻为壑、重复建设、同质竞争。

  而重庆和成都要想跳出真正和谐的华尔兹,仍然需要更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

  尽管川渝两省市初步建立四级联席会议制度,但若仅靠地方层面自发推进,统筹力度仍显不足。如川渝政策标准存在落差、规划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城市群内部的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跨区域合作推进依然存在困难。中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让人们对更强有力的跨区域统筹机制充满期待。

  交通建设有待完善

  此次会议还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成渝地区要真正实现一体化,真正迈向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前端,不但需要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内部的交通一体化也很必要。

  四川南充市距离重庆约160公里,江苏省苏州市距离上海约110公里,两相对比仅有50公里的距离差。但苏州与上海之间的高铁平均10分钟一班,运行时间30分钟左右;而南充与重庆之间的高铁或动车平均每2小时发一班,通行时间长达80分钟左右。横向对比间,差距已凸显。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渝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主动脉已经打通,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互联互通网络仍未建成,总体水平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存在较大差距。人流、物流、信息流不够顺畅,成为制约一体化发展的瓶颈。

  利好消息是,成渝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提速。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已延伸至璧山区,原本属于重庆郊区的璧山正式与主城区联通;成都地铁18号线二期工程也将延伸至周边的简阳市,这意味着重庆、成都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更为紧密和便利。

  没有交通的一体化,就没有成渝地区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一体化。未来,成渝城市群内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实现统筹规划,以重庆、成都两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依托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交通一体化的基础上,成渝城市群内部各卫星城市可根据各自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在功能、产业上合理分工,引导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告别“月明星稀

  在中国夜间灯光图上,地处西南的成渝地区,两轮“圆月”光彩夺目,那是重庆和成都的主城区,周边区域却星光黯淡。

  成渝地区的月明星稀,与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地区的群星璀璨形成鲜明对比。长三角地区拥有40多个全国百强县,粤港澳地区也拥有佛山、东莞等万亿级别的地市形成“多极支撑”。

  而成渝城市群就不那么“兵强马壮”了。重庆经济体量突破2万亿元,成都经济体量也已突破1.5万亿元,而排名第3位的绵阳市的经济体量甚至不到3000亿元;在城市建成区规模方面,重庆主城九区和成都市区建成区面积总和大于其他所有市(区)县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总和。

  “月明星稀”的一大原因,是核心城市重庆、成都多年来“背向发展”,竞争大于合作,对要素的吸纳能力远大于溢出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而纵观各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在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多极支撑”,是城市群崛起的必由之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让人们对成渝地区告别“月明星稀”产生无限想象,同时也对成都、重庆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学界分析认为,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重庆、成都辐射带动能力的释放,将可能以重庆主城区、成都中心城区的进一步扩容的方式体现出来。随着重庆和成都周边一些区域纳入两城的主城区,成渝间的“塌陷地带”将进一步缩小,对其他中间地点的辐射带动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成渝之间的渝西川东地区尽管发展不如成渝二城,但地势较为平坦、经济基础较好,可从国家层面制定战略规划,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拓展先行先试的政策空间,加大重大项目布局的倾斜力度,带动该地区中小城市崛起。(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2期)

责任编辑:李婷玉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