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哥”李海峰候选2014“全国十大法治人物”

19.07.2014  21:55

  崇州市人民法院三江法庭的法官李海峰,有个响亮的名字“锦旗哥”,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他共收案277件,结案275件,结案率99.3%,调撤率约95%,又称“调解哥”。在两年的时间里,他收获19面锦旗。李海峰的事迹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关注。从前日起,中央电视台记者对李海峰进行了贴身采访。据透露,中央电视台已将李海峰列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备选之一。

  调解现场:他挨着当事人坐下

  昨日上午10时,李海峰独任审判员开庭审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41岁的吴永根到熊庆所办加工厂打工,去年11月23日被机器绞伤右手前掌,经鉴定被评定为七级伤残。事发后,当事双方多次调解未果,吴永根将熊庆告上法庭,索赔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12万余元。

  熊庆说,他承担吴永根住院期间所有的医疗费、护理费等,之所以闹上法庭,是因为他的确没钱,加上工厂目前也处于亏损状态,最多时一个月亏两三万元。坐在原告席上的吴永根一脸木讷,对如何维权一窍不通。李海峰不得不走下来,挨着他坐下一一解释。吴永根有个儿子17岁了,受伤后老婆不得不外出打工。之前跟熊庆谈不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担心熊庆承诺不兑现。

  半小时后,当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针对熊庆目前经济状态,李海峰通过协商制作了一份赔偿计划,从调解生效后到明年3月30日,熊庆陆续支付吴永根赔偿金4.5万元。另外,对于吴永根的担心,李海峰专门给他解释,一旦熊庆没有按期付款,吴永根就可以找法院。吴永根指着李海峰说“找你哇!”李海峰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又补充了一句:“我带你去执法局!

  央视编导:“调解哥”的工作法值得推广

  央视此次将李海峰作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备选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调解哥”李海峰处理每一件鸡毛蒜皮的案子都是全力以赴,而他主持的每一次成功调解将会影响并支持到这个村组、小区的法治、道德准则,至今仍在扩大。无数“李海峰式”人物出现,将推动我国法治进程。

  此次采访李海峰的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编导说,今年评选“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与往年相比更多关注基层法治人物。从平凡的法治人物,挖掘出不平凡的事迹。调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变当事人态度的过程,也是一个普法的过程。只有充分掌握当事人的诉讼需求、诉讼动机、态度、情感、个性特征及案件实际情况,法官的调解才会有的放矢,引起当事双方的共鸣。从采访李海峰及相关当事人来看,“调解哥”李海峰的工作法值得学习和推广。

  成都晚报记者 余星雨 李杨 实习生 王雪钰

  原标题:“调解哥”李海峰候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