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次讨论 “调解哥”成网络红人

05.04.2014  11:47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面对面专访了李海峰,他从个人审判经历及感受,解析了调解及审判对当事人的影响。

  昨日,“调解哥”崇州市人民法院三江法庭法官李海峰“持续走红”,人民网、凤凰资讯等网站也相继转发相关报道。据新浪微博首页的数据显示,以李海峰为讨论内容的微博话题“#最牛法官#”已经有40万次讨论量,热度超过了“#普京离婚#”“#出轨96小时#”等话题。“@新浪四川”还通过微博向网友发出召集令:跟拍“最牛法官”的生活,体验一名普通基层法官职业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在成都商报4月3日推出“调解哥”李海峰的报道后,李海峰迅速成为了网络红人,网友纷纷在成都商报官方微博、新浪四川等微博留下评论、留言,还专门找到新浪网的专题页面,就为了给李海峰点一个赞。4月3日,凤凰资讯网第一时间以《他是成都“调解哥”》为题,回访了数个李海峰调解的案子,讲述李海峰与19面锦旗的故事,阐释“调解哥”名称的由来。

  昨日上午8点过,人民网以《崇州好法官李海峰微博走红 网友争先为其点赞》为题,转发了《成都商报》当天关于“调解哥”李海峰的报道,完整叙述了李海峰走红的经过,以及新都、都江堰等地居民辗转找到李海峰求助、李海峰调解一对“金刚钻婚”老夫妻离婚案的细节。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昨日,新浪网首页挂出了“为四川最牛法官点赞”链接,直达“调解哥”李海峰专题页面,全球网友只要登录新浪网就可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些信息。在新浪网的同步调查中,约7成参与调查的网友对李海峰竖起了大拇指,“很好,可以激励其他同行共勉”;也有部分网友还未理解李海峰“调解优先”的工作方式,继续提出质疑;也有网友认为,李海峰收锦旗、保存锦旗照片,是在作秀。

  对于这些网络上的热闹,李海峰完全不知,他继续着自己两点一线的生活,4月3日下乡送传票,4日则准备清明假期结束后就要调解的案子,“约了当事人8号来,节后第一天,我得提前准备着”。

  成都商报记者 刘友莉

  专访“调解哥”李海峰———

  不但要了结案子 还要化解矛盾纠纷

  关于调解理念

  不但要解决案子 还要化解矛盾纠纷

  成都商报:调解,还是判决?你是如何选择呢?

  李海峰:自古以来就有“验问调解以息诉”的做法,以和为贵,崇尚无讼、互谅互让、息事宁人视为正统美德。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当事人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到法院打官司。法院调解的目的就是化解矛盾、解决纠纷,达到“案结事了”的功效。

  成都商报:你为了调解一个债务纠纷案子,花了12天时间研究材料。对于法官来说,只要双方举证,依据法律关系,判一个案子非常“省事”,为何你热衷于这种“劳神费力”的方式?

  李海峰:法官不但要了结案子,还应该有和谐办案的理念,还要化解纠纷和矛盾,解决根子上的东西。比如,我经手的一个30万的借贷纠纷,有借条,法律关系非常清晰,查封了房产,法院判决后,让执行庭强制执行就行了。但双方以后可能就成为仇人。通过我耐心地劝说沟通,并支招当事人借借贷人亲人去世的机会去吊唁,感动了借贷人,最后把30万还了,双方和好如初,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成都商报:你办案的速度都很快,有的几天就办完了。

  李海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已成为目前司法的首要目标。我辛苦一点,当事人就早一点放下心理包袱,不再为官司纠结。

  成都商报:哪些案件是可以调解,哪些案件不能调解?

  李海峰:民事案件其争议都主要集中在诉求上。老百姓打官司都有个心态,索赔就高不就低。本来只能赔10万元,他起诉索赔20万元甚至更高。与之相反,赔偿方则认为赔得越少越好。这类案件,只要通晓法律,既讲法又说理,一般都能够调解下来。“全国模范法官”陈燕萍调解一个案子,调解了29次才成功,我可以做到更多。到目前,我调解次数最多的是一个离婚案子,才调解了8次就成功了。至今,我还没有放弃的案件,因为这些案件并非针锋相对,而是当事人任何一方“退一步就海阔天空”。

  关于“渣渣案

  群众利益无小事 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成都商报:你办的案子中,主要都是渣渣案,但你却乐此不疲。

  李海峰:我经手的案子,最大的诉讼标的才140万,其余都是些“渣渣案”,但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情,否则他们不会打官司。

  成都商报:法官收入每月只有几千元,而有些律师一个案子可能代理费都在数十万,有没有心理不平衡的时候?很多当事人为了感谢你,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李海峰:我选择了法官这个工作,就不能抱着发财的心态。我的家教比较严。我父亲以前是平昌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他经常对我说,“敞开门睡得着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心态要平和,你比一般人日子好过多了”。

  关于调解方法

  为当事人着想,急当事人所急

  李海峰:应该急当事人所急,为当事人着想,把当事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司法是人民群众寻求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当事人连法官都不信任,相当于连法律也信不过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成都商报:在调解过程中,如何在每个繁琐的案件中找到症结,如何说服当事人呢?

  李海峰:首先是查清事实,找准双方争执的焦点。其次抓住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如“换位思考法”“背靠背调解法”,每次调解后我都会回访,问他们是否满意,是否心服口服,是否执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