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雾霾“常态化”,治理还有多少“非常态”?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调查:雾霾“常态化”,治理还有多少“非常态”?
新华社记者陈刚、周琳
又一轮雾霾袭来,“应急响应”启动,秸秆屡成“罪魁”。禁烧“拘留”、关停并转、限行限号……雾霾渐成“常态”,治理方案“一箩筐”,但结果多是“等靠熬”,一些地方仅靠环保部门的“单打独斗”问题更是突出。专家提出,治霾不是短跑,不能“见三天蓝天就把任务抛脑后”。
秸秆火点降五成 雾霾仍现“常态”?
每到秋冬,雾霾必至,这几乎已成近年来的“常态”。19日进行的北京马拉松比赛期间,北京城被霾笼罩,从天安门起跑的3万多选手,不少人戴起了各式防护口罩,一场“霾拉松”奇观显示了雾霾之“顽固”。
秸秆焚烧往往被认为是这个季节雾霾肆虐的“元凶”之一,农田的滚滚浓烟和城里的呛鼻气味,引发众多市民“吐槽”。
近日环保部发布数据称,9月份,据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和各地报告的现场巡查检查结果,17省(区、市)未发现秸秆焚烧火点,而其他13省(区、市)共监测到火点206个,较2013年同比减少226个,降幅高达52.3%。
卫星定位、定点督查、发现即拘、降幅明显,可雾霾仍然如期而至。“公众的抗霾意识有待提高,而有关部门的监管方式也需更精准。”一位环保人士认为,秸秆是不是主要原因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单单治理、处罚焚烧秸秆现象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识别主要污染源,从最容易的地方进行着手监管。
解决秸秆焚烧“一拘了之”?10月17日,吉林省梨树县公安局将焚烧秸秆的农民吕某拘留,这已是该县第二名因此被行政拘留者,更引起广泛争议。
多地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每到收获季节,禁烧秸秆几乎成了“头等大事”,通报着火点、处罚环保官员和基层干部、“围追堵截”农民违规焚烧,几乎是想尽办法。这折射出一些地方在处理这个难题上,已经缺乏引导的耐心。
应急形式大于内容 “单打独斗”问题突出
禁烧秸秆、关停并转、限行限号……每到雾霾“常态”,治理方案“一箩筐”,但治理却仍需要“等靠熬”。记者调查发现,即便是防霾的应急措施,各地在操作过程中仍有诸多“尴尬”,目前的治霾也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更难让公众满意。
环保部近日针对上次京津冀地区雾霾的督查结果显示,虽然相关城市均按要求开展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但仍然有不少问题:一些地区应急工作形式大于内容,难以满足应急要求;应急机制不顺畅,个别地方政府在应急工作开展和部门联动上无实质性举措;机动车限行等部分涉及民生的应急措施难以完全落实;应急响应迟缓滞后;应急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与现实需求脱钩。
这反映出地方政府部门在应急工作上的难作为甚至不作为,而多位环保系统人士也向记者坦言,总体来说,当前的治污、治霾尚处于“有心无力”状态,各地的应对和治理能力与形势要求还不够匹配,导致“只能抓重点,哪个有事抓哪个”。
北方一城市环保部门负责人说,当地污染天气预警处于起步阶段,累积数据还不满一年,精确性有待提高,大气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和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等工作,也远未达到实际需求。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高健表示,因涉及范围广,协调程序多、社会影响大,“应急响应慢”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一些地方发生过环保部门提出执行应急措施,但最终未能执行的‘尴尬’。”环保人士马军说,大规模应急措施对政府部门的执行能力、协作能力是巨大的考验。
治霾不是短跑 不能“见三天蓝天就把任务抛脑后”
重霾来了,紧急应对;重大活动,紧急防霾;被点名了,紧急行动。当前更需要强化的是长期意识,不能“见三天蓝天就把治霾的长期任务忘在脑后。”
必须承认,雾霾的常态化,雾霾治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多地打响治理雾霾攻坚战。北京市聚焦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细化提出了84项重点任务;河北开始压缩炼铁和炼钢产能;上海会同江苏、浙江及有关部委筹建“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辽宁省对空气质量超标的城市开出“雾霾罚单”……
“我国的大气污染既有因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伦敦型大气污染,又有因交通原因造成的洛杉矶型大气污染,源头多样,呈复合型。”江苏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建琳说,大气污染治理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不断改进治理方式。
在19日举行的北京大学第二届国家资源经济论坛上,多位专家建议,我国节能减排空间已越来越小,环境形势严峻,在“十三五”规划中应充分体现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理念和政策,同时从经济、法律和道德三个方面保障其实施。
“治霾是一项系统工程。”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认为,既要有政策支持,加强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大气整治目标考核体系;又要有法律保障,强化空气污染研究和排放标准的法律制定,严惩环保指标执行不力的单位;还要有产业调整,对淘汰范围的设施坚决关停,倒逼落后产能将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