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求职腐败:入职国企多靠'打点'
去年进入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陈然月薪不足5000元,算上各种奖金福利,年收入在七八万元。“上班快一年,我还没赚回‘本’呢。”陈然称自己这大半年是“免费打工”,因为“目前为止,拿的钱还没找这份工作上上下下打点花的钱多”。
这个工作到底花了多少钱?陈然没有透露,只是说:“别的不说,光高档香烟前前后后就送了上万元的。”
无锡市民宋凯告诉记者,他有个朋友去年为了进一家事业单位,打点了10多万元。“其实还不算真正进去,以后还得考。不过那就是个形式,从结果来看,我那朋友全家都觉得很值。”宋凯说。
一位公务员对记者说:“找份工作花个几万元现在真不算什么。一般来说,就算关系极好的,至少也得万把元钱意思意思。”这位公务员也曾为人牵过线,他说:“总体来说,越热门待遇越好花钱就越多。另一方面,如果经手的人多、需要疏通的环节多,花费往往就越大。”
记者在随机调查中发现,“找工作”必须“托关系”的思维在一些人心中甚至成为定式。某事业单位一位领导说:“除非是去外企,现在想找个好工作,或者你条件特别出色,或者运气特别好,一般来说都要找找人、送送礼。”
记者发现,其实很多人找关系的目的甚至不是为了“求关照”,而是为了求“公平”。南京市民陆齐辉就说:“找关系攀人情更像吃定心丸,你不知道别人是不是找了关系,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能找到关系就一定要找。不然,很有可能被那些找了关系的人硬生生挤下去。”
■专家观点
求职人情化伴生腐败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表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很多人都有办事就要“托关系”的惯性思维。但如果“人情”成为大学生求职成败的“决定因素”,必然会产生不公,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同时,很多求职“人情”伴生了各种交易腐败现象,值得警惕。
邵晓莹认为,对于求职“人情化”中伴生的各种交易和腐败现象,有关部门要在制度上加强约束,特别是加强政府公务员和国企员工的招录合理性、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