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我校聘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荣誉教授

20.10.2017  17:29

      华西都市报:

四川师范大学请来诺奖得主 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被聘为川师大荣誉教授

“做科研要脚踏实地,不要跟风”

    “当时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蛋白质的合成,我把精力放在蛋白质的分解上,因为我坚信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我希望告诉年轻人,做科研要脚踏实地,不要跟风。”10月19日下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在四川师范大学演讲,这也是川师大首次请来诺奖得主。校长汪明义表示,今后每年都会邀请诺奖得主为师生做讲座。

  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主要从事蛋白质降解领域的生物化学研究,200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在细胞分解方面所做出的研究,为其他科学家研究治疗淋巴癌的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川师大校长表态 今后每年都会请来诺奖得主

  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是以色列人,今年已80高龄,但他精神矍铄,每天都安排了大量工作,他在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对中国感情很深,他在讲座开始前透露,10月19日上午,他凭中科院外籍院士的工作证到青羊宫参观,享受了半价门票的优惠。

  19日,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从川师大校长汪明义的手上接过了“荣誉教授”的聘书,他说,今后将与川师大在生物化学领域开展一些合作。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说,川师大培养的是教育未来人才的人才,学校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能够与川师大合作感到非常荣幸。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说,今后每年都会邀请诺奖得主到川师大做讲座。汪明义说,大学对学生最有影响的是课程体系和学术环境。诺奖得主到川师大给学生作报告,学生能够听到的一定是当下这一领域里最前沿的观点,对于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大学生能够与大师级的科学家对话,一方面能够提升自信心,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开阔视野。

  聪明的诺奖得主 选择冷门未知领域做研究

  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在蛋白质分解领域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上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做研究,当时很多科学家都热衷于研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身体的运转需要由蛋白质来行使功能,而蛋白质发挥了足够的功能后就会作废,需要从人体中排除,以保持人有足够的活力。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却把目光聚焦到当时看起来非常冷门的蛋白质的降解方面。

  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很少人去关注到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他就觉得这是一个未知的研究领域。“没有太多的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所以我可以花毕生的时间去研究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于是,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的研究就围绕着“让细胞如何有选择性地降解蛋白质”来开展。

  他举了一个例子,人体细胞中有十种蛋白质,第一种蛋白质有可能在几分钟内被细胞完全降解掉,而其他的蛋白质有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这就说明细胞对于蛋白质的降解是有区别的,这种现象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细胞中肯定存在着某种非常厉害的物质,可以区别不同蛋白质的降解过程。

  很幸运,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的坚持有了成效,也奠定了他获得诺奖的基础。

  找到关键蛋白质 为制造抗癌药物提供依据

  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的研究充满了艰辛。他说,研究蛋白质降解最大的难题就是破碎细胞,把细胞里的蛋白质全部提取出来,然后通过一些实验手段去分离各种蛋白质,并且可以确定出哪些蛋白质参与了这个生化反应,然后逐一检测,把锁定的几个蛋白质不同组合拿出来检测,最终检测到非常关键的蛋白质,就是泛素。泛素是决定蛋白质降解的重要物质。

  通俗来讲,泛素相当于是一个向导,像导游一样举着一把旗帜,告诉蛋白质降解系统要降解哪个蛋白,去标记这些细胞想要分解的蛋白质,这个就是泛素介导蛋白质降解基本生化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细胞分裂是非常重要的,细胞是不可能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的,如果一个细胞不停地持续进行分裂,那就是癌症,所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在控制细胞,让它该分裂的时候分裂,不该分裂的时候较就要停止,这就是泛素的作用。

  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还提到,泛素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起监督作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在细胞分解方面所做出的研究,为其他科学家研究治疗淋巴癌的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邓爽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寰)

    原文网址: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71020/58629.shtml


华西都市报截图

 

    中国青年网:

四川师范大学聘诺贝尔奖得主为荣誉教授

    中国青年网成都10月19日电 (向蓉 吕佳璐)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理工学院拉帕波特医学研究院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10月19日被授予四川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称号。 

  四川师范大学方表示,聘请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作为学校的荣誉教授,对加强学校国际交流、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带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校长汪明义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青年一代寄予了无限期望和使命担当,我们学校也将继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保障。” 

  当天,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来到四川师范学院,与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三个学院的30名老师代表就专业学术领域进行交流,并将自己科学生涯中的经验及所思进行了分享。会后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向同学们表示:“一定要坚持梦想,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向前走。” 

    据了解,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在研究细胞控制蛋白质运动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研究在DNA修复和控制、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对中国和中国科学界十分友好。他关注中国发展,并与国内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为培养我国高级科学人才和促进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2011年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

    原文网址: http://news.youth.cn/jy/201710/t20171019_10894237.htm


中国青年网截图

 

    成都商报:

四川师范大学聘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荣誉教授

    “搞科研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定力。”19日,四川师范大学首次迎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夫拉姆·赫什科的到访,他以“我科学生涯中的经验与思考”为主题,为师生们带来一场演讲。同时,川师大聘其为该校荣誉教授。

    下午3点,川师大龙湖剧场内座无虚席。当满头白发的阿夫拉姆·赫什科走入剧场时,热烈的掌声和鲜花让这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感受到了川师大学生们的青春活力。据介绍,阿夫拉姆·赫什科主要从事泛素调节蛋白质降解领域的生物化学研究,于200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是以色列科学院院士。

    在受聘仪式现场,四川师范大学校长汪明义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大部分生物化学家尚在探索细胞是如何产生各式各样的蛋白质,但对于蛋白质究竟是如何毁灭的,一直很少有人问津。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等科学家独辟蹊径,发现了细胞最重要的循环过程之一 ——被管制蛋白质的退化,为此,他们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聘请阿夫拉姆·赫什科教授为我校荣誉教授,对加强学校国际交流,提升办学水平,带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汪明义表示,学校在新的时期确立胸怀两个愿景、肩负四大使命、践行三大理念等新的办学思想体系,“我承诺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年至少邀请4位诺贝尔奖得主来到川师,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希望大家能勇于追求学术理想,奋力成就光辉事业,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阿夫拉姆·赫什科结合自身科研成果,将自己科学生涯中的经验及所思进行了分享,并介绍了泛素的发现过程以及它在蛋白质降解中起到的神奇作用。同时鼓励青年学生:一定要坚持梦想,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向前走。  

    为此,川师的师生们均表示,“很受鼓舞,教授都80岁了每天还在坚持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不管是科研还是学习都要勇于创新。”“科研工作往往默默无闻、耗时耗力,在常人看来无异于‘冷板凳’。然而,科研工作想搞出点名堂,就必须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定力”。(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赵雨欣 图片由学校提供)


成都商报截图

   新华网:   

诺奖得主阿夫拉姆 赫什科:科研人员要永葆童心


 

 

    新华社成都10月20日电(记者吴晓颖)“真正的科学家要永葆童心,由好奇心驱使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才有望获得重大突破。”19日下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夫拉姆•赫什科在四川师范大学与师生们分享了他科学生涯中的经验与思考。

    80岁高龄的阿夫拉姆•赫什科出生于匈牙利。他与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因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2004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在阿夫拉姆•赫什科看来,之所以获得诺奖,与他最初选择的科研方向密不可分。上世纪60年代,他在美国读博士后时就着手研究蛋白质降解。当时,这是冷门科学。在研究中,阿夫拉姆•赫什科等三位科学家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被调节的蛋白质降解机制,人类的很多疾病就是这一降解过程不正常导致的。这项研究,被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称为“独辟蹊径”,有助于攻克子宫颈癌等疑难疾病。

    阿夫拉姆•赫什科以自身经历提醒年轻学者,做科研不要跟风盲从,或追逐热门课题,而要把毕生精力放在重要。独特的课题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这样才有望获得“独创性发现”。

    学术研究的道路是有趣的,同时也是艰苦的。阿夫拉姆•赫什科认为,永葆童心是克服困难的重要力量,“科学家对所研究的领域要有好奇心,就像小孩子望着夜空,想要探索星空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这样才能有兴趣和激情投入到研究领域,进而能承受住实验中一次次失败。挫折,守得住十年冷板凳。”

    虽然已步入耄耋之年,阿夫拉姆•赫什科依然坚持在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他也建议科研工作者,即使已成为行业“领头羊”,也不要“耍大牌”让别人帮你去做实验吗,因为有很多奥秘藏在实验中,等着科学家去探索揭秘。(完)

    原文网址: http://m.cn.apdnews.com/news-flash/77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