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教龄补贴”是一道民生考题 该涨了
“每个月3元、5元最多10元的教师教龄津贴已经实施了30余年,是时候修改教龄津贴了。”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宁夏区委会主委马秀珍建议,适当提高教龄津贴,让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在待遇上吃亏。马秀珍建议教龄津贴调整为每月200元-300元。(楚天金报3月4日)
应该说,国家1985年出台教师教龄津贴,是政府发给教师的特殊津贴,不仅能够体现社会对教师的重视,也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事实上,关于5元教师教龄津贴30多年来基本无变化的争议,作为焦点新闻被媒体关注和引起热议的,这早就不是第一次。而一再的成为焦点新闻和引起热议,也就毫不客气的说明了这一问题的长久未决,背后折射的则是相关政府及部门为教师着想的冷暖态度。
毋庸置疑,按照当年的物价水平,每月5元的补贴确能够办很多事,尤其是像油盐酱醋这些日常民生问题,的确能够起到鼓励教师安心教育和一定程度上工资补偿待遇不高的实际。但随着30年来物价水平的成倍,甚至十几倍、几十倍更多的变化变化,5元钱根本起不到真正鼓励少生和补偿少生的作用,根本无法对民生等问题起到解困作用,但有关方面对此却一味的漠视和怠于解决。
而另一个事实是,不管是公务员工资,还是企业员工的工资、相关津(补)贴等,虽然也存在不平衡不公平等问题,但有关的津补贴却是相对进行了不少次、相对夫妇不小的调整和增长。可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需要大力提高地位和待遇的人民教师,作为体现他们,特殊岗位、特殊待遇的教龄津贴,却30多年无任何变化和增加,让人情何以堪!还让人难以介怀的是,教师待遇被遗忘、难以有改善和提高的,何止是教龄津贴,还有班主任津贴等,也是如此。所有这些,又如何体现社会和有关方面对教师的尊重和特殊照顾?
5元教龄补贴,可以说,目前仅徒具一点点象征意义,甚至不客气一点讲,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不乏讽刺意味的现实折射和凸显。5元教师教龄津贴,30多年未变,固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有关方面对民生的不够重视甚至漠视。
5元教龄津贴里有民意,不仅是教师待遇政策问题,更是一道民生考题,考验着各方的施政智慧。我们需要这样的民生温暖政策,期待有关方面对此次委员的建议高度重视、积极回应,能够像其它费用津贴一样,能够有一个固定的调整增长模式和制度,能够切实起到补贴教师收入待遇不高等作用,尤其是鼓励老师能够长期专心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