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两会”
开栏的话: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在即,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为什么人代会定在3月5日召开?代表团是如何运行的?预备会议、主席团会议、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谁在列席和旁听会议?会场主席台和台下座次又是如何安排的?审议一份议案要经过多少道程序?……
这些看似细节的问题,背后蕴含着“程序民主”的大文章。
程序民主,是观察和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窗口。每年全国人代会都通过一整套法定形式,保障程序民主的实现。
从3月2日至13日,新华社推出“解码人代会”栏目,将紧扣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进程,每天播发1至2篇稿件,对大会程序进行解读。
确切地说,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两个会议的简称。
既然是两个会议,为何又叫“两会”?两个会又有什么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被认为是人民民主政权的一次“预演”。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由于建国初期在全国普选的条件还不成熟,自下而上地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难以进行,所以共同纲领规定,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规定,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从1978年开始,按照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成为国家政治生活正常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话说全国“两会”自1985年起形成了在3月召开的惯例,自1998年起,每年的人代会均在3月5日开幕,1999年起,政协会均在3月3日开幕。
两个会议虽然召开时间相近,活动也有些交集,但性质与功能不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代会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计划报告、预算报告,批准计划和预算,以及法律案等。政协会议一般都有自己的议程,如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政协委员也列席人大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计划、预算报告,“两高”工作报告。但与人大会议不同的是,人大在审议这些报告后,要通过表决对这些报告作出决议;政协是讨论这些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但不表决作出决议。
有些人容易把两个会议搞混。实际上,由于职责功能不同,两个会议相关的细节表述也不同。如每年人代会的标准表述是:×届全国人大×次会议,而政协会议的表述是:全国政协×届×次会议。再如,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建议”,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是“提案”;全国人大代表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而全国政协委员是“讨论”;全国人大代表参会叫“履行职责”,而全国政协委员参会叫“参政议政”。
文章来源:新华网 网站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