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给创意“幼苗”以肥沃试验田——四川师范大学实现创业大赛与孵化投产无缝衔接

19.01.2015  11:32

   编者按: 近日,教育导报在头版头条以较大篇幅报道了我校指导和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做法和经验。本网现转载于后。(原文来源: http://jydb.newssc.org/html/2015-01/10/node_260.htm

  本报讯(邓爽  记者  刘磊)21  岁的蒋晗最近很兴奋,她与几位同学筹划的创业项目“新型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入围了学校创业大赛决赛,有望获得10  万元的融资,正式孵化营业。这个直率、干练的女孩是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大三的学生。“我入校就有一个创业梦,这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抛出‘养老’项目,没想到这么快就吸引到了资金。”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国高校轮番上演,但大多停留在计划书的撰写、创意的口头汇报层面,往往比赛结束,项目就束之高阁,鲜有将项目付诸实践、成功投产的案例。

  四川师范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起了创新创业“意识—知识—品质—能力”融合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特别借助校内创业园区的力量,将学生创业项目与孵化投产实现了无缝衔接。

  “我校特别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等方式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和知识。”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介绍。

  据介绍,从2010  年开始,四川师大每学期举办3  次选修培训班,邀请在校老师、企业老总、工商部门负责人等给学生讲授创业理论和知识。“每次报名学生都爆棚,我们不得不分批次举办。”

  此外,学校每学期还举办至少一次创业报告会,邀请校内校外创业学生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分享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多亏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讲座,以前我连计划书都不会写,现在不仅知道了开办公司的流程、国家税收减免等政策,更激起了我创业的热情。”四川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大三学生官玉说。

  创新创业不能纸上谈兵,关键要付诸实践。举办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给了大学生大展拳脚的舞台。四川师范大学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建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完善了管理机制,并组建了负责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咨询、过程监控和评估验收的专家机构和教学、培训机构。

  “以今年创业计划大赛为例,全校有70  多个项目进入复赛,最终12  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这些项目无论创意计划、市场调研、盈利模式都比较成熟,有的已经吸引到了资金支持。”四川师范大学团委创业就业促进部指导教师赵汝斌评价道。

  四川师大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科研创新基金、实验创新项目基金、实验开放项目基金等,形成了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学校对获准立项的项目进行专项经费资助,对国家级项目按财政拨入经费1:1  的比例进行配套经费支持。2009  年起,学校每年都安排有100  万元创业经费。

  如果说创新创业大赛是“苗圃”、优秀的创业计划是“幼苗”的话,占地7500平方米的四川师范大学科技园区则是大面积孵化、种植这些幼苗的“  试验田”。

  “大学生创业,早期最困难的是资金和经验,而园区就是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四川师大科技园负责人王广杰介绍,进驻园区的大学生公司前3  年将享受房租减免政策,“我们还组建了一个导师数据库,大学生从中可以选择全国优秀的创业导师,讨教经验、提供帮助。”

  去年底刚入驻园区的“一安家具生活文化创业设计公司”负责人、大四学生陈师师说,光房租减免就为公司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园区消除了我们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还能享受到得天独厚的高校资源。”

  目前,四川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据四川师大党委书记周介铭介绍,学校建成省级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  个,7  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  个基地入选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立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1200  余项,省级项目75  项、国家级项目50  项,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类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500  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0  余篇,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成效明显的先进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