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试点分类垃圾贴上二维码 生成积分可换日用品

15.12.2014  08:31

  市民只要给垃圾进行分类、并贴上相应的二维码标签,就可以获得积分并兑换生活用品。这就是我市在锦江区开展的垃圾分类试点,不仅大幅提高了垃圾回收率,还让市民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在中心城区和二圈层城区小区中各开展1万户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同时,启动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示范站建设。

   垃圾分类投放

   积分当场兑换日用品

  一张桌子,一台秤,一个遮阳伞,在锦江区的不少小区里只要看到这个情景,市民们就知道“收荒公司”——绿色地球又来收分类垃圾和兑换积分了。在翡翠城,记者看到小区内摆放着180厘米高的可回收垃圾箱,箱内的垃圾袋里分别装着空饮料瓶、废旧报纸等可回收垃圾,每个垃圾袋上都贴有一个二维码。

  “您这垃圾都是混在一起装,这样影响您这些垃圾回收的积分。以后可以先在家里简单分一下,按塑料、报纸书籍、玻璃分开,今天就按最高的积分给您回收。”每周六,绿色地球公司都会到相应的小区开展积分兑换活动,绿色地球的工作人员告诉前来丢垃圾的市民李阿姨。只见工作人员将垃圾扫描,然后称重,显示出结果:9.2公斤。“有18斤多,您今天可以积276分,加上之前的,共有371分了,今天要不要兑换些东西?”看了一圈后,李阿姨决定拿走2块肥皂,“下次再积点分,准备兑换一瓶洁厕剂,刚好家里快用完了。”李阿姨说,从去年底“绿色地球”进入该小区,她就注册成了会员,现在不仅家里的生活用品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同时也养成了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垃圾分类转运

   年内启动示范站建设

  据了解,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6000万吨,将这些垃圾回收处理,成为我市近年来探索的重点。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1年开始,成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试点。锦江区作为试点地区之一,政府公开招标环保企业参与垃圾分类。经过竞标,绿色地球公司获得了“收荒公司”的资格。“我们了解到美国垃圾分类回收运作模式,就将其引入了成都。”绿色地球公司执行总裁汪剑超告诉成都晚报记者,2011年中标后,公司与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这期间,公司将获得来自政府的补助资金。截至目前,在锦江区已有63000多户居民参与到这种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经完成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转运站专项规划》,年内启动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示范站建设。“目前,金牛区的转运示范站已在开展相关的前期工作。”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此外,今年我市将在中心城区和二圈层城区小区中各开展1万户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到2017年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市范围,到2020年全面实现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