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试水汽车金融 天猫大数据撞上汽车业
如何能像卖连衣裙一样让汽车在天猫上顺利完成交易,是马云给天猫汽车团队出的一道难题。为了尽快达成这一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马云整合旗下三大业务发起了新一轮尝试。
日前,天猫宣布联合阿里小贷、余额宝及部分汽车厂商共同推出汽车金融服务。此项业务主要针对余额宝用户,为全款购车客户带来增值收益,为贷款购车用户提供信贷快速审批的便利服务。“阿里输出的是基于大数据的信用,是要塑造一个服务汽车厂家、消费者及汽车金融公司的生态系统。”天猫汽车负责人石坚表示。
“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马云的这句话对于汽车业同样适用。当大数据撞上汽车业,作为汽车金融的门外汉,阿里巴巴似乎又多了不少胜算。
线上试水
国内消费者贷款购车的渠道目前主要有三种:汽车金融公司、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和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由阿里巴巴联合多方推出的互联网汽车金融,则是跳出上述三种传统模式的思维,将贷款购车的多个环节搬到了线上。
记者了解到,此次天猫汽车金融服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资金充裕的余额宝用户的“余额宝购车”,这部分用户可以将全部或者一部分资金冻结在自己的余额宝中,凭身份证和电子核销码去4S店洽谈并完成核销手续。提车之后,购车资金将继续冻结3个月,3个月的收益归用户所有。记者粗略计算,10万元存入余额宝3个月收益约为1100元左右。这种方式对用户购车最大的好处是,相当于获得一定的购车优惠。
另一部分则是针对非余额宝用户或者资金不充裕的用户的“分期购业务”。申请贷款的用户可选择先支付两成首付款,剩余资金分期付款,可分期额度由阿里小贷根据用户在天猫、淘宝网购信用和消费数据而得,实现实时授信、自动放款,分期最长18期,0利率、0手续费。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无息贷款业务中,银行提供12期贷款的手续费为车贷总额的4%左右,汽车金融公司为6%,而对消费者贷款要求往往是首付三成或以上,并且审批周期在一个星期左右。
据了解,在这次推出的汽车金融业务中,阿里小贷只负责风控判断和用户授信,而资金则来自一家名为“创富汽车金融”的第三方公司。“阿里巴巴是一个平台的概念。如何搭建好线上消费者与线下4S店的桥梁,一直是阿里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当前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贷款。”石坚表示。
记者从天猫获悉,目前试水“余额宝购车”和“分期购业务”的品牌包括上海通用雪佛兰、上海通用别克、上汽荣威、MG、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等,20多款车型主要为经济性轿车和中档轿车,试点区域仅限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部分地区。目前,上汽荣威、MG、东风标致等汽车厂商均已经在天猫商城上达成订单。相比此前天猫的定金购车模式,此项业务在完成网上支付大额定金后,更有利于提高订单转化率。
大数据优势
“目前阿里小贷提供的最高授信额度为6万元,随着更多车型进驻天猫商城,还会逐步提高授信额度。未来,阿里巴巴或将把余额宝和分期购两种业务相结合,消费者可以在余额宝中存入现金并以此作为担保,向阿里小贷申请更高的授信额度。”石坚介绍,“在初步试水以后,阿里推出的这种汽车分期贷款将会成为一种常态化业务。”
“审贷是基于阿里的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早已应用于阿里小贷业务上,业务发展较为成熟。”阿里巴巴公关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介绍,“根据消费者以往在淘宝和天猫上的消费数据和信用记录就可确定消费者的贷款额度,消费者可以在几秒内知道自己可以贷到多少钱,因此用户体验会完全不同。”
“接受贷款购车的用户与网购的用户具有高度的重合性,现在很多客户,特别是80后的客户,已将能否贷款作为决定其购车的一个先决条件。如果能够将贷款申请放在客户进店之前,对于申请了贷款额度的客户,其购买意向将有效转化为购买动力。”上汽荣威品牌负责人表示。阿里巴巴上述公关部负责人则认为,分期购主要是为汽车厂商带来更多增量,比如帮助部分线下难以贷款却在天猫、淘宝上拥有良好消费记录的人群实现购车梦。
从阿里小贷目前最高6万元的授信额度看,申请贷款的用户所购车型总价款应在7.5万元以下。此级别车型购买人群多为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一代,这与天猫和淘宝的用户高度重合。淘宝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全国3亿网购用户中,20岁至29岁用户人群成为网购的主力军,所占比例高达56.4%;超过70%的网购用户集中在二三线及三四线城市。而尼尔森的最新报告显示,来自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数目占到中国未来一年内计划购车消费者总数的68%;在这68%的潜在消费者中,初次购车人数高达56%;汽车金融在三四线城市将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将出现快速增长。
“阿里进军汽车金融领域,是余额宝在沉淀了资金和口碑之后面临收益下滑突破创新的一个好方式。阿里巴巴通过旗下天猫、余额宝等品牌培养起的强大的用户信任关系,会成就汽车品牌和互联网品牌两个品牌的强强联合。”中国品牌监测中心主任顾环宇表示。
从造互联网汽车到进军汽车金融,阿里巴巴已将触角全面探向汽车业。被互联网俘获,还是“触网”重生,留给传统汽车企业的时间并不多了。(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