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整治黑车要动真碰硬

12.06.2014  16:42

近日,南京媒体多次报道了禄口机场、中央门火车站等处的黑车现象,黑车就像一个赶不走、打不绝的幽灵,游走于南京的车站、机场、大街小巷,破坏城市秩序,影响交通安全。

对黑车的治理有关部门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但成效并不明显。南京目前的黑车,可以说还处在“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阶段”。机场、车站这些“窗口”地区黑车横行已是司空见惯,而其他一些“门户”地区黑车现象也不逊色。桥北车站,黑车在已知有交管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为了拉客,公然驶入人行道,无所顾忌到了疯狂的程度。由此,人们有理由发问:南京到底有没有办法整治好黑车?这个问题对南京人,特别是城市的管理者而言,可能有点灼肤之痛,但就像自己脸上的疮疤,你不揭,别人也会揭。特别是青奥会召开在即,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可能成为南京和中国形象的一个污点。

黑车问题久治不愈,愈演愈烈,在一个方面反映出城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职能部门不能认为“已派了人去管”、“有人在巡查”、“罚了也不少”,就是履职了,而是要看有没有管得住。治而无果,等于没治。南京的黑车治理,出力不小,收效不大,那就要问问我们的管理者是不是能力上的问题,是不是治理模式有问题。难道相关职能部门对黑车管理真的束手无策吗?

由此,“拿出办法”是信心和能力的最好证明。而拿出办法要以问题为导向。人们不能不问:媒体曝光的这些黑车有没有受到查处,没有查处的背后有无猫腻?除了媒体曝光的火车站、机场外,南京还有哪些地方黑车现象突出,如何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职能部门除了“围追堵截”外,有没有其他有效的杀手锏?怎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如黑车停在停车场谁来管,黑车的“拉子”又由谁来管?还有,部门之间的掣肘,以及多头执法等,都是治理黑车的瓶颈和难点,只有以这些问题为突破口,才能找到治本之策。

打击黑车,必须标本兼治。当下,把黑车泛滥的势头遏制住是当务之急。相关职能部门,要迅速落实管理责任,依法从严从重打击黑车违法运营,有效规范全市客运市场秩序。执纪部门要启动工作调查,依纪依法追究管理不力的领导责任。要深刻反思和调整现行工作体系,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治理黑车从来就是打硬仗、啃硬骨头,如果认为这个活自己干不了、干不好,可主动“退位让贤”,让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有办法、愿意干、能干好的来承担起这一责任。

当然,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唱独角戏、跳光杆舞”,黑车治理同样如此。要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大办法和小办法结合起来,土办法和洋办法结合起来,领导的办法和群众的办法结合起来。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无论是体制内管还是体制外管,亦无论是媒体曝光还是群众举报投诉,发现一起都要严肃查处一起。为了城市秩序和交通安全,治理黑车没有姑息退让的余地。(完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