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评论:提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04.05.2015  12:00

   编者按: 爱因斯坦曾说,对问题的发现可能要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被摆到重要位置。众所周知,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意识不仅是学生思维的动力,而且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不仅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而且在思维和认识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学生问题意识缺乏的现象仍然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根本提不出问题,或者提问的水平并不高,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这会影响我们学习的效率和成效。针对这一问题,本报编辑部特邀师生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学生提不出问题?为什么学生提不出有“水平”的问题等发表评论。现全文转载于后。

谁绑架了我们的“思考”?

王珊

  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如今的大学课堂,只要让学生提问,往往就是“此处黎明静悄悄”。当然,也不是说随便提什么问题就算有了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还分真问题和假问题,即问题有没有价值和意义,是不是经过理性反思而提出的。劳凯声教授曾指出,分辨研究问题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有两条标准,一是逻辑标准,就是能不能自圆其说,即是否逻辑自洽;二是实践标准,即实践能举证。然而,问题意识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它一定是需要你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不断讨论交流而逐渐生成的。所以,问题意义和批判性思考就如孪生兄弟,没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何谈问题意识的培养呢?那么,面对“提不出问题”的困境,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绑架了我们的“思考”?

  一种回答是教育体制。中国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多都是填鸭和灌输出来的产品,到了大学阶段就能突然有了思考的能力?在中国的教育场域中,长期的规训与控制形成的大多是“麦当劳式”产品——统一划齐的标准产品。我们的“思考”或许从正式进入学校教育的那一天,进入校园的那一天就已让位给“标准”、“分数”、“升学率”……

  另一种回答是大学学术精神的失落,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学术资本主义浸淫下的校园,若教师无心教学、学生无心学习,何谈问题意识?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与管理主义的侵蚀下,大学已不再是纽曼心中的那“为知识而知识”的教学机构,也不是洪堡的“研究中心”或是雅斯贝尔斯的“为有知识有热情之人”设立的“知识性社会”。当然,它也远远超出了弗莱克斯纳所认为的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有机体”。用加州伯克利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的话来说,现代大学是一个巨型大学,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当学术被作为商品出售、文凭作为文化货币流通的时候,还能期望大学中的栖居者——教师与学生保持对知识的笃诚吗?我们的头脑充斥更多的是功名利禄与成本效率,“思考”已经没有了它的空间。

  是吗?是堕落的社会文化、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被市场和权力控制的大学文化绑架了我们的“思考”吗?不是,都不是。其实,真正绑架我们“思考”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放弃“思考”、放弃了一颗求知的真心和批判的精神,任由腐化与奢靡侵蚀自己的灵魂,随波逐流。的确,社会文化、教育制度等会对我们形成结构的束缚,正如皮埃尔·布迪厄所描述的场域,习惯制约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形成社会支配关系的身体化。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也是理性的能动者,我们具有冲破结构的能动力。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了“结构二重性”理论,指出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可以在实践活动中统一,因为在能动层面上,行动具有反思性,行动是一个我们不断地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因此,没有外在于我们自身的某个“他者”能绑架我们的“思考”,作为一名具有责任感的思考者,就不应该放弃思考的习惯、反思的能力和评判的精神。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的确,人在恒古无垠的宇宙中可能连微小的尘粒都不能算,但康德认为来自于纯粹实践理性中的道德律可以通过人格无限提升我们作为理智存在者的价值。

  作为一名大学生,坚守你心中对知识的笃诚,将其作为一种信仰成为你行为自律的要求,这就是有责任感的思考者的蕴意。当然,要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思考者需要行动,那就是积极地学习参与。学习参与有三个层面,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也就是说,在你参与课堂讨论、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活动的过程中,投入你学习的热情并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追问,你就逐渐会成为真正的自由之人。这种自由是精神意志的自由,是脱去了枷锁的“思考”之积极自由,是你成为一个有问题意识、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的人的自由。

  (作者系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荣获第二届“四川师范大学教学新秀奖”)

真正的学习应从提问开始

黄文蕾

  据笔者观察发现,现在的学生很少提问,甚至不提问。具体表现在在课堂上缺乏参与教学的热情,注意力分散,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不强,对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乐于回答的更是寥寥无几等。当然,这里的“问题”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问题,而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反思后的质疑,对知识的深入探究的过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在我看来,导致同学们提不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时间提问;二是不敢提问;三是不习惯提问;四是不善于提问。而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源于对知识的的专研度不够,只了解了知识的表面,没有深究其内在含义,课后并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因此,也就提不出来问题。当提问的声音消失,提不出问题便成为最大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17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最终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就是深入思考并实践的结果。

  正如朱隶文所说,在学习中要永远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寻找更好的方法和更好的创见,这样才有可能走在别人的前面。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作基础,就谈不上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思考是学习的继续,是学习后的觉悟的过程。真正的学习不应当只是聆听,而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勤于思考,真正的学习应从提问开始,没有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碰到不明白的知识,应多去问个究竟。进一步深入我们会发现,原来西方经济学和我们平时的生活大有联系;进一步深入我们会发现,原来中国的园林建筑背后包涵了那么多图腾信仰的元素;进一步深入我们还会发现,原来文言文故事中隐藏着那么多的哲理玄思。如此种种,得到的决不是在知识海洋中往复的麻烦,而是发现新事物的激动和欣喜。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孔子鼓励学生“每事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做出科学创造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学习不仅是一个“消化”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进食”的过程,主动思考、主动咀嚼,当知识触碰味蕾,碰撞出火花的同时课堂便不再沉默,思维便愈加活跃。

  (作者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