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评论:扶贫不是政绩,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29.04.2014  20:59

  据四川日报4月28日头条报道,我省乌蒙山片区(含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片区、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计划2014年年度实施方案日前下发,今年,“四大片区”将累计投资1952.29亿元(不含教育行业财政性资金),以实现稳定脱贫32.34万人。(原文报道:1952.29亿元“四大片区”扶贫攻坚下重金)

  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运算,用扶贫经费(1952.29亿元)除以扶贫目标(32.34万人),得出的数字是:平均每个扶贫对象个体将会得到60.37万的投资。无疑,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天文数字。如果我们把这些钱直接投入到每个扶贫个体的身上,他们可以直接成为这个社会的中产(告别贫困更是简单的事情)。

  但显然扶贫不是这样简单的问题。在具体细化的扶贫项目中,我发现这些经费的使用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指向了扶贫目标。例如要启动巴中机场、红原机场、甘孜机场等项目,实际上对于扶贫本身的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可能成为地方的包袱(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机场七成处于亏损状态)。而相对于机场、铁路、大型水库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大方”,对于产业(尤其是涉农扶贫产业)发展的投入简直可以用“抠门”来形容(占总投资额不足三成)。

  另外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在扶贫经费的地域划分方面极度不均衡。秦巴山区的年度总投资高达1296.27亿元,占到全部投资的六成。而之前曾经被多次聚焦的乌蒙山区(含大小凉山地区)却仅有176.21亿元,尚不足总经费的十分之一,这还包括了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和观文、朝门、倒流河三大水库等大型项目,留给产业发展的经费极为匮乏。

  政府主导的扶贫,不仅仅是把钱扔给贫困的人,更需要教会他们摆脱贫困的方法。因此从这方面看,扶贫不仅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扶持和规划”,更需要高超的智慧和技巧。对于政府来说,一个机场的修建是最亮眼的成绩单,但对于扶贫可能收效不大;几头小母牛(注:国际小母牛项目)的投放,对政府来说估计是些“毛毛雨”,但对于贫困家庭的改善却是影响巨大。

  近些年来,研究界对于扶贫模式的讨论,越来越倾向于个人化、家庭化、社区化的精细化扶贫;方式也不再鉴于“投资拉动”的单一化扶贫,而是形成了无息贷款、产业链搭建等多元化的扶贫资金投入方式——藏富于民,从而避免扶贫资金的“政绩化”。社会和产业才是整个扶贫链条的核心,而强有力的产业带动,更被认为是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问题的一剂良药。回到四川扶贫的这件事上,如果说经费是锻造“扶贫利剑”的一副“好钢”,那么似乎我们的扶贫机构没有把其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