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评论:成长成才是对亲情的最好报答

18.02.2016  10:32

  20多天前,师大学子揣着满腔的激情与兴奋回到家里,与父母亲人谈天说地,与同学好友忆同窗时光,吃年饭,刷微信,抢红包,放烟花,其乐融融,真可谓:钟声触动了心灵,烟花烂漫了心情,春晚活跃着喜庆,短信传递着祥和。

  随着寒假的即将结束,学子们将告别父母亲人,捧着满怀的深情与留恋返校。唱起张学友的歌很容易:“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但是,一旦离开关爱我们的父母,告别优哉游哉的寒假生活,我们的确舍不得。师大微信和官方微博上,指尖滑动之间,学子们对那些春节感人故事的跟帖与点赞,让不舍的情绪疯长,让怀恋的泪水在飞。诗人说,“这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父母的视线;无论长多大,血脉中都会流淌着父母的温暖。”的确,当真正与生养我们的故土告别时,当听到父母亲人的千般叮咛万般嘱托时,当看着父母亲人默默往行囊里装我们喜欢吃的特产时,很难心静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们留恋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欢畅,我们珍惜卸下重负、舒缓身心的安逸。然而,我们肩负的成长成才使命决定了必须按照学校规定时间返校,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模式,从“过年状态”转入“学习状态”。此时此刻,我们应当铭记在心的是:成长成才是对亲情的最好报答。

  诚然,与亲人相聚,注重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包括注重亲情在内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也是中国所以为中国、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独特标识。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根都在故乡;无论我们走多远,亲情都是温暖的心灵港湾。“家书抵万金”的期盼,“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郁思乡,都是牵挂亲人和被亲人牵挂的亲情暖流。也正是因为有了亲情的激励和支撑,才让我们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哪怕遇上了狂风,也能把它唱成一首浪漫的歌;即便遇到了暴雨,也能把它读成一行醉人的诗。但是,亲人相聚,终有一别。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在父母身边庇护下生活一辈子,更何况父母也有他们的事情。父母“舔犊情切切”,我辈“悟道终不晚”。

  成长成才承载着父母的殷切期盼。可怜天下父母心。且不说家庭、社会、学校为我们成长成才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及社会成本,父母供养我们上大学就非常不容易。据调查,42%的学生月消费在800元至1200元之间。有人算了一笔账,加上学费等费用,一个大学生四年要花八万。今天早晨,笔者见到一位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他把老家的照片给我看,照片上,他的家是四间破旧的砖瓦房,木板大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门上几张早已发黄的年画耷拉着,四周墙面被苞谷杆围着。他说,这张照片承载着父母对他成才的期盼,也是鞭策他前行的动力。虽然有学校的关心,母亲在他临走时还是硬塞给他卖猪的2000元。他原本打算在家多呆两天,帮家人多干两天农活,母亲的话让他很感动:“我们只能做农活,这是我们的本分,就让我们做;你是大学生,就要早点到学校,干你学生该干的活,这是你的本分。”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成长成才是感恩亲情和社会的最好方式。梁漱溟先生曾说:现代化的中国“是一棵新树,但他是从原来的老树根上生长出来的,仍和老树为同根,不是另外一棵树”。  我们也一样,走到哪里,都是爸妈的孩子,都是家乡的游子,都流淌着亲情乡情的血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离别亲人返校,是为了更好地感恩——感恩哺育我们的父母和亲人,感恩伟大的祖国与时代,感恩陪伴我们成长的学校和老师,感恩辛勤求索的自己。在新的时代,我们报答亲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成长成才是对亲情的最好报答。回到学校,就是对再一次团圆的精神守望,就是对学业的不忘初心,就是对聚散的多元价值图谱的生动描绘。唯有把亲情装在心中,潇洒地离别,才能自由地追逐我们成长成才的梦想。而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有学校和亲情乡情的关爱与坚守,我们就拥有了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奔向未来的最大能量;有老师和亲人的教诲与鼓励,我们就拥有了勤奋学习、不断前行的最大动能。

  离开父母亲人的日子不会孤单。学校为我们做好了开学的准备工作,老师在等待着我们,食堂热腾腾的饭菜在等待着我们,窗明几净的教室在等待着我们,狮子山温暖的阳光在等待着我们。有人牵挂的路程不再遥远,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叫寂寞,有人关心的岁月不会失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憧憬与梦想萌发成长的重要时节,也是愿望和理想扬帆远航的重要时点。在新的学期,更高的山峰等待我们攀登,更长的道路等待我们前行。迎着光荣与梦想,离别父母亲人返校,就是春天里在亲情守望中再出发,在猴年里抡起“金箍棒”应对挑战,去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成长成才的梦想,去为下一次以优异成绩回家而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