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员:行政手段熨不平猪周期
CCTV2《央视财经评论》:猪肉大跌 刺痛了谁?
最近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生姜价格赛猪肉。这句话里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说生姜的价格现在高得离谱,有些地区现在生姜价格一斤十块钱;一个是猪肉价格跌到了低点,媒体报道,部分地区的生猪价格跌到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对于养殖户来说,这样的深度亏损让他们叫苦不迭。那么,养猪行业遭遇的寒流还会持续多久?生猪养殖行业究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着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持续走低,多地猪肉价格降到每斤十元以下。养猪行业为何遭遇倒春寒?生猪养殖业究竟发生哪些新变化?大起大落猪肉价格究竟怎样减少过山车行情?
今年以来,广州市的生猪价格一路走低,已连续下跌了16周。目前,广州市生猪出场均价已跌至6元/斤以下,较去年同期下跌12.5%,创2010年7月以来的新低。
在北京,吴师傅觉得近期猪肉价格大跌是近年来罕见的,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猪肉价格就出现小幅下滑,到了三月底连续下降14周,其中市场白条猪的批发价降到6.25元/斤,比去年同期的7.65元/斤下降15%,创4年以来的最低价。
在山东,据当地物价部门监测,今年一到四月,生猪价格也是一路下滑。一月初,当地生猪价格为7.5元/斤,仔猪价格为10元/斤,而目前已分别下降至5.7元/斤、6.9元/斤,降幅达到了24%和31%。
于振源(山东省利津县农贸市场猪肉摊主):今年是这几年来最便宜一年啊,猪肉价格。
陈秀芳(山东利津市民):猪肉价格比往年偏低,每年的时候都十五六块钱,今年也就十一二块钱。
魏广钦(莱芜市生猪养殖户):这些猪五个多月能长二百斤,一头猪现在的价格在五块二(每斤),卖一千零二三十(块钱),再加上疫苗,要我自己算算是赔。
4月2日,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目前四成左右监测地市猪肉价格降至每斤十元及以下,集中在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川、湖北、安徽等生猪主产大省。
郑风田:这次价格的下跌不反常 猪周期难预测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这次下跌不反常。因为中国的猪肉一直有个猪周期,因为我们2011年达到高峰,就是价格的高峰,所以这几年都在跌。是不是这一次探底?这也很难讲。因为这个周期这几年变化很大,有时候可能是两、三年,有时候三、四年。
整个外界的环境发生变化,那么猪肉也可能是在我们国家整个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散养,到现在规模化养猪户的大量的增加,它的供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这些对周期也有不少的波动。那么准确来预言,究竟是几年确实是很难的事。
刘戈:客观看待猪周期 行政手段熨不平猪周期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认为不反常,自从有了农业以来,一直就是这样的。农业永远是一个涨涨跌跌,有很大的周期性的产业。比如说姜,2010年时候的姜你军,那时候涨得很厉害,但后来又跌得很厉害。这一涨一跌之间,因为在跌的时候,有人因为有了供不应求的预期,那么对于姜农来说,它也会稀售,对于一些商贩来说,他也会囤货,这样也就加剧它的价格的上涨。猪肉是也一样,现在有一个供大于求的预期以后,很多养猪户也越养的多,那他亏得越多,所以也都很快地上市了。
我举一个例子,今天有一支股票涨停,002143,叫高金食品(7.36, 0.67, 10.01%),那么这支股票现在相当于换壳,原来这支股票就是一个生猪生产的全产业链的公司,但是由于亏损严重,现在他把壳卖给了另外一家做影视的公司,屠户变导演了。为什么它会下市?因为他是干的猪这一行,现在整体上来说,他产业链干得很全,从养殖到屠宰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他都干。但是他去年的年报,在屠宰的环节,在食品加工的环节,他是有微利的,但是在养殖这一块就赔钱。所以从这一家上市公司的案例你就看出,他的养殖这一块从去年开始赔钱,而且赔得比较厉害。尽管国家对他有一些政策。比如说让他去收储,然后给他一千多万的补贴,但是到最后他还是亏损,最后从股市上退了下来。
其实我们有关部门一直试图在破解这个难题,但是解了很多年,也出台了很多办法,可能在某一个阶段会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说在猪肉价格特别高的时候,这样有一些扶植的政策,补贴的政策,猪肉的价格真得就降下来了。但是这一降下来降多少,可能这个量的又把握不住。所以一直以来,这样的一个政策在执行当中,总是不能够圆满地解决,熨平猪肉的价格。补贴到现在执行了五年,由原来的五百头以上这是农业部统计的数据,五百头以上的猪厂,那么由原来的占的整个猪的出栏量的10%,提高到38.5%,五年涨了这么多,非常厉害吧。但是你看最后的结果仍然是这个样子。
有一句老话,我以前在节目里头就反复说过,一辈子学不下一个庄户人,那养猪也是,不管他是企业也好,是大公司也好,还是个人也好,他都要遵循的是一个农业生产的周期,这个周期不是像工业生产的周期那么可控。农业生产所自然形成的周期,我们应该客观地去看待,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各种行政的手段来熨平这个周期,我觉得做不到的事情,你硬要去做,最后的结果,还是做不到。
郑风田:要保护好两头受气的规模化养殖户和消费者
我想中间环节赚钱是最厉害的,一般情况下,农产品(9.68, 0.28, 2.98%)暴涨暴跌,两头都受气。从小农来讲,规模化养猪这些农户是最亏的。因为这些年很多人出去打工,散养户的大幅度降低。关键散养户一家就几头猪,基本上价格好不好,实际上对散养农户影响很小。但是这几年发展很快的是一些规模化的养殖户,也就是被相关部门鼓励的,那么养几百头,甚至上千头的。可能因为他的也是被这些小商贩给收走了,所以这时小商贩可能会去压价,那么这是一个最大的损失的地方。从消费者来讲,我专门去小区旁边的农贸市场看了,一斤还是15、16块钱一斤,那个价格也是很刚性的。我不能说为了买一点儿猪肉,跑到批发市场去,所以两头都是受气的。至于肉类的加工企业,我觉得这一次他该笑了,为什么?因为我把这些便宜的猪肉收了之后进行加工,这些火腿、火腿肠等等肉制品的价格不一定降,所以实际上双汇这些公司的日子比较好过,因为原材料的价格降低了。
从整个产业来讲,就是这些中型的养殖户,在中国为什么这些大型的养殖场很难生存?就是它和一些农户的散养和这些规模化养殖相比,它的成本要高很多,所以上市公司养猪是不合适的。我们国家大量的一种方式就是公司加农户,农民来讲,公司收购之后进行加工,所以赚大头的是公司。那么国家的一个政策,我希望是两头的,这个是代表绝大多数群体,让这两头的都能够过好了,整个国家就好了。所以我们最担心的是这些养,前几年扩大生产的这些规模化养猪的农民和这些消费者,他们两头怎么才能保护好?
郑风田:规模化养殖不但解决不了暴涨暴跌 有时还会加剧
我觉得这不但解决不了暴涨暴跌,可能有时还会加剧。为什么?因为我们目前所谓的规模养殖,我把它叫做过密化小型养殖,因为就五、六百头,原来农民的散养反倒好,家里面几头猪,生长的环节也比较宽敞。现在一个农民养个五、六百头,甚至上千头,规模可能这个整个防疫的妥实,这些东西可能都处理不好,还容易生病。那么真正规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才能起作用。
比如像美国,美国有一个特点叫做牛周期。中国人喜欢吃的是猪肉,美国人70%、80%的肉是牛肉,美国在上世纪的几十年,一直解决不了牛周期的问题。按道理说,他的规模养殖业很大,农场,那么他的一个曲线也是变动很频繁。后来解决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他形成一种垄断寡头式的,可能就几家大公司占整个行业的70%、80%的份额,这时候可能彻底地解决了,但是又面临一个反垄断的问题。所以规模的养殖,或者是小农户变成养几百头、几千头,说解决我们暴涨暴跌的问题,我觉得那是想象的,但是确实规模养殖有另外一个作用是什么?就是它和一家一户相比更容易管理,更容易统一的消防。
我想要达到一个行业只有几家公司来做的话,那应该是多少年之后,可能应该是五十年,上百年之后。现在,收储的量很少,占整个猪肉量很小的一部分,现在为什么口粮没问题,那就是敞开收购,然后它又耐储存,所以这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措施,来缓解它的暴涨暴跌,而不是说彻底想解决这个周期,这很难。
刘戈:我们不一定非要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猪周期问题
我甚至有一点儿存疑,就是中国式的养猪,是不是一定要走美国的那条路线?就是一定要是把几万头、几十万头猪圈在一起。我们的相对而言,是家庭农场、小农经济,是不是还可以存在的一部分,来供应大家,能吃到中国特色的猪肉。
去年,我们的猪肉产了9500多万吨,那我们要是收储,我们拿出多少钱去补贴这个事情。我觉得有没有必要?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前期补贴的问题,后面收储的问题,来解决这个猪的周期?如果我们觉得吃猪肉是每一个人必然的权利,那我是不是可以通过发猪肉券的方式来解决?一定要通过在生产环节进行补贴,或者通过行政的手段去影响,来解决这件事情吗?我觉得未必。
郑风田:互联网企业进入猪市场 能缓解猪肉价格周期性的暴涨暴跌
现在我们之所以暴涨暴跌,是整个养殖户的信息太不对称了。我看海南省做得挺好的,我整个把海南省的这些养殖户的几个关键的信息,像猪粮比、母猪的数、生猪的价格,还有白条猪的价格等等,这几个信息,我从农民那儿收集过来,然后我把这些信息都告诉他们,这样农民在决定下一步养不养的时候,就看这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现在我们整个全国背景这个信息发布太滞后了。
让互联网企业进入猪的市场,我觉得应该最少能缓解。比如说,因为现在这几年我们整个国家,所谓的规模养殖户增加很多,商业兴养殖户。比如说我是浙江人,我现在觉得养一头猪要赚五、六百块钱,我就可能拿一笔钱,一下子搞很多猪,那么如果在他决定进不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他了解这些信息之后,他就会有决定。所以现在这个信息是太滞后了,不起作用了。提供及时的信息,这样能缓解,还有搞一体化。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会吃很多加工的肉制品,那么这些公司跟这些农民、养殖户能够建立一体化的东西,这样农民是按你的公司需求量来进行养殖。不至于盲目去养,这个如果占比重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国家这些周期性的暴涨暴跌会要大大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