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规范和规则,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及改革措施落实的重要保障。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各部门普遍重视和加强了制度建设,出台了不少制度,汇编成册厚厚一本,有的还人手一本。这些制度到底有多少在发挥作用,作用发挥得怎么样、效果如何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地方和部门各种制度出台了不少,但制度执行却不到位,有的制度甚至被束之高阁,成为“摆设”。制度不落实,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传递消极信号,形成“破窗效应”,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公信力、缺乏约束力,制度效力将大打折扣。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何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呢?首先,建立制度要着眼于执行。好的制度应当是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务实、管用上下功夫,把制度“笼子”扎紧、扎密,切实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其次,制度一旦形成就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党员干部要把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高度重视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将制度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时刻不忘按制度行事。再次,违反制度就要严格追责。对于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弹性执行,拿制度不当回事的单位和个人,要照章办事、严肃查处,防止“破窗效应”。“制度是块钢,谁碰谁受伤”。执行制度无例外。只有令行禁止,才能让人们对制度心存敬畏,制度也才真正有生命力。
古人讲:“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例外即破坏”的意识,坚决消除“人治”思想、特权思想,带头学习制度、敬畏制度、恪守制度,用制度约束自己、规范行为,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对违反制度的倾向和行为,领导干部要注意防范、敢抓敢管,坚持原则、碰硬较真,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不让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