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假如没有雾霾……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王秀琼 刘景洋)“雾以吸为贵”,“厚德载雾,自强不吸”,“海上升明月,吸霾共此时”……
这几日,从北京的楼房里远眺窗外的人们,或许会在脑海里闪过上面这些霾中作乐的段子,再发出一声喟叹:“假如没有雾霾多好!”
假如没有雾霾?不如就来想象一下。
假如没有雾霾,人们出门无需为戴哪一款口罩烦恼,或为各种空气净化器的效果纠结,或为孩子的健康忧心。街边的烧烤摊贩也不用为空气重污染时被禁而为收入发愁。
假如没有雾霾,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官员们一定如释重负,不用像现在这样绞尽脑汁地寻找雾霾的成因,向老百姓解释这回是秸秆烧多了,还是风太小了。恐怕,这个机构本身都不必存在了。
假如没有雾霾,领导人应该会少一桩操心的事。那样,习近平总书记就不会在去年9月对河北省委常委班子说,北京雾霾严重,“高天滚滚粉尘急”,并要求他们去掉GDP的“紧箍咒”了。李克强总理也不用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了。河北省的官员也不用立下治污“军令状”了。
而且,假如没有雾霾,中国的形象也会加分。试想下月初在北京怀柔的APEC会议上,要是与会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各国记者能呼吸到清新空气,作为“东道主”的中国是不是很有面子?
但,假如没有雾霾,经济的车轮会把我们带往何处?会是一个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所在吗?
没有无处不在、人人“平等”的雾霾,没有越在发达地区越严重的雾霾,没有连在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也无处遁形的雾霾,中国的百姓和官员们或许也不会那么深切地意识到一个词——“代价”,也不会那么迫切地提出一个词——“转变”。
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没有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铁腕削减,没有能源结构的有力调整,哪怕不发生雾霾,水会不会有不能喝的那一天?地里长的稻谷会不会有不能吃的那一天?煤和石油会不会有用尽的那一天?透支资源环境的经济会不会有脱轨的那一天?
不由想到习近平去年4月在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所说的:想一想,在现有基础上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产能继续过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环境?
假如没有雾霾带来的痛苦和思考,子孙后代面临的威胁恐怕会比雾霾严重得多。就算不去干预那些“三高”产业,它们也会因不可持续而最终被淘汰,但那时我们付出的环境和社会代价可能更加巨大。
当然,假设只是假设,除非真有一块神奇橡皮能把雾霾从天空中擦去。
雾霾只是中国过去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代价的一部分,也是最惹人注目、最让人尴尬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它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敲出了一记响亮的警钟。
因此,官员们不应谈霾色变,或者捂着盖着,而应勇敢正视并瞄准雾霾背后的“靶子”——GDP这个“紧箍咒”。
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解释,告诉说这一轮雾霾是因为秸秆还是天气;人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橙色预警,或者放假停课;人们要的是蓝天。
怎么还我蓝天?习近平说得很清楚了。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不坚决把这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产量降下来,资源环境就不能承受,不仅河北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周围地区甚至全国生态环境也难以支撑啊!
今年2月,他在北京市考察工作结束时要求: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聚焦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四大重点领域,集中实施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措施。
没人想在雾霾中呼吸,但如果总有人要为过去的发展方式承受代价,那宁愿是我们这一代人,只为了让子孙免于此痛。
所以,雾霾再来,也别忙着“护脸”,或是顾左右而言他,埋头治霾才是最要紧的。(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