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回乡 大学生办超级版家庭农场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钟美兰)12月1日,西昌市西乡乡株木树村成才生态家庭农场,一片钢架遮阳棚下,几百头猪在地里刨土,撒欢。“这是放养式养殖,是家庭农场立体循环农业的一个环节。”家庭农场主何晓文说。
2008年,何晓文从四川外国语大学毕业,揣着英语专业八级的证书回到西昌创业,注册成立了成才生态家庭农场。6年时间里,他累计投资1400万元,建设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和加工于一体的超级家庭农场。
打拼范围不断扩大
何晓文家有一个日产3000斤大米的作坊式打米厂,靠收购稻谷加工赚钱,一年有七八万的收入。
“农村广袤的田地更适合我不爱受拘束的性格,我准备将家里的加工厂做大做强。”回到家,何晓文花了20多万元,将老式机械全换成流水线机器,机器更新换代,产量猛增到20吨,质量提高,价格也提升了5分至1角,很快,米厂产生的米皮米糠无法消化了。
“卖给别人一斤才几毛钱。”何晓文开始了新的打算。2008年底,他投资25万元将自家养猪场扩大到40多亩地,引进了500头仔猪,可是猪种来源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加上正在摸索养殖经验,每头猪只能净挣一两百元。
2010年生猪价格暴涨,原本预定的仔猪一头都没进到,这让何晓文大为懊恼。“必须自繁自养,否则仔猪来源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何晓文说。
当年年底,他引进母猪30头,通过几年的自繁自养,目前猪场规模已经达到母猪350头,年出栏7000头育肥猪。
此后,生猪市场不温不火,何晓文再次思考,如何把生猪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去年,何晓文投资200万元建成多功能的遮阳式钢架大棚,今年,他将500头猪放到大棚放养,回归农村传统饲喂模式,喂玉米、大小麦粉、米皮和米糠。“现在毛猪价格12元/斤,每头猪净挣1000元,喂养周期比饲料喂猪多养2-3个月,利润却是5倍。”何晓文说,目前这批放养猪完全由自己定价,明年春季前后将全部销售完。
种水稻兼顾养鸭
生猪规模扩大了,又面临环保问题,猪粪怎么办?
“猪粪卖给别人卖不了几个钱,不如自己利用来种地。”何晓文说。此外,多年的大米加工经验也让他意识到,单纯的大米加工利润有限,必须做自己的品牌大米,其前提就是必须有基地。
“我考虑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来建基地,但是种大米不挣钱,谁都不愿意种,我就自己来。”何晓文说,当年他以每亩800斤大米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500亩土地,大春种水稻,小春种洋葱和大小麦。
何晓文认为,自己种地与普通农户最大的不同,就是机械化,耕地、播种、插秧和收购乃至最后的烘干,都使用各类机械。据不完全统计,他家机械品种有10种约20台。
“规模化种植后,种地就不是传统的方法了。”何晓文说,一年后一算账,大春每亩收了约800斤大米,刚好抵扣承包费,而小春种制种玉米,第一年挣了40万元,第二年因为被拖欠货款,积极性不高,从2012年开始他改种洋葱,西昌洋葱行情好时一亩万元,低时烂到地里无人收。
“这样种下去不行,还得找出路。”何晓文说,去年他开始尝试种植40亩洋葱种子,每亩产量200多斤,每斤价格80元至90元,远比种植洋葱和制种玉米挣钱。
稻田也被利用起来做文章,他引进2000只鸭子,在水稻长至20厘米时,将鸭子放进稻田喂养,等到水稻收割完毕,鸭子上岸圈养,个个肥壮。
“前几天卖了10只,一斤25元,比饲料鸭子高10元。”何晓文说,鸭子价高,水稻质量也出奇好,明年他将扩大稻田养鸭面积。
借家庭农场塑品牌
8月20日,何晓文到西昌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成才生态家庭农场,性质为个体独资企业,成为凉山州首个注册的家庭农场。
“我一直向往国外的那种家庭农场主,把农民当职业来做。”何晓文说,他的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包括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
当稻田鸭和放养猪试验成功后,成才生态家庭农场的投入已经逾1400万元,堪称超级家庭农场。
“我不会再扩大规模,着重将现有的立体农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何晓文说,目前他正在联系成都广告公司,为家庭农场的三个产品设计LOGO和准备注册商标的手续。年底,成才生态家庭农场将进行第一次市场营销——办年猪节。
这样的超级家庭农场,值得鼓励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起草人之一、浙江大学教授徐旭初认为,这个家庭农场已经超出一般的家庭规模,开始走向独资农业企业,但自然发展起来的,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