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学生踏上家访路,“两学一做”党员在行动——记工学院暑期赴绵阳家访活动

16.07.2016  13:08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局面,根据学校学生工作部和学院党政安排, 7月12日至14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孙金德带领万孟群、杨光利、何泽田、李帮权等各年级辅导员赴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三台县、江油市等县市进行为期3天的家访活动。

  7月12日,绵阳市涪城区的烈日烘烤着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工学院的家访也在这里开始。在家访的过程中,首先由孙书记向学生家长介绍家访目的、内容,并介绍工学院各专业的招生情况、发展前景、就业情况等内容。然后由辅导员向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对学生个人的人生规划给予建议。最后,向学生及家长就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首先访问的是2014级4班学生白同学,他的爸爸来自某事业单位,日常生活中善于和孩子探讨、交流问题,也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长很希望孩子毕业后能从事教书育人工作。辅导员杨光利老师分析了白同学的性格及学习情况,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可以应聘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并就如何考取《教师资格证》进行了详细说明。然后与5位家在绵阳城区的家长举行了集体坐谈和单独交流。

  7月13日一大早,我们赶往绵阳市三台县,虽然突降暴雨,道路泥泞但没有阻止家访的继续进行,我们首先来到2014级6班李同学的家里,与李同学父母一起坐在屋檐下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培养问题。李同学考上四川师范大学,父母非常高兴,他们家非常认可川师大。虽然生活在农村,条件不好,但她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积极地面对生活,从不向困难低头,进入大学以来非常热爱自己的工程造价专业,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充满憧憬。孙书记希望李同学给自己规划好远期目标和近期计划,朝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同时积极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证照,技多不压身,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7月13日下午和14日上午我们来到江油市访问了许同学等3个家庭,有个别家长临时不在家我们也进行了电话访问。本次家访历时3天,走访十几个家庭,总结起来孩子的教育培养、思想进步、考研就业问题是所有家长及学生都非常关注的三大问题。在家访过程中,2015级1班学生张同学妈妈“不争名利”的教子观念,2014级9班学生黄同学爸爸“自我约束”的育女心得都令人感动和佩服。受访家长非常感谢学校特别是学院对其子女的培养,感谢辅导员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关心,真心希望此类家访活动能多开展、常开展。

  本次家访活动出发前,隆泗院长、李基书记分别提出工作要求:一要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受访学生家庭基本情况,二要收集家庭教育值得推广的经验及家长对学院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三要注意交通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孙金德副书记专门召开了辅导员和家访对象筛选碰头会,特别要求要重点筛选出农村家庭、低收入家庭、边远山区家庭作为重点家访对象;同时还遴选部分已毕业学生作为家访对象,为建立工学院各地校友会奠定基础;另外为了不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增添麻烦,各年级辅导员仅向学生发布要家访这一主题,并未预先指明家访哪个家庭,要求辅导员列出需要家访学生的梯队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实施。

  在学工部领导的关心、学院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学生家长的配合下,工学院2016暑期家访平安、顺利结束。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第一天酷暑的热蒸、第二天暴雨的狂淋,但是大家擦干脸上的汗水,摔掉脚上的泥泞,顽强的坚持完成了家访任务,以行动落实“两学一做”,体现了五名共产党员的战斗力。今年的家访结束了,我们的感受更甚往年,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各不相同,家长、家庭的状况各异,但目标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毕业后有个好去处,或工作、或读研,都承载着太多的家人的期望和梦想,压力山大,我们人虽回家,心仍在家访后的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