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基金建产业 长短结合甩“穷帽”

17.12.2015  14:54

 

高县如何做实“发展生产脱贫一批”?

□惠云平 特约通讯员 杨波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其中之一就是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怎样引导贫困户发展生产?高县在贫困户生产发展启动、短期、长远几个阶段构建了一套扎实有效的机制,为贫困户私人订制 “解困—脱贫—致富”的流程计划。
发展基金保障“第一桶金
    高县大窝镇陈坳村的杨开富因幼年生病导致智力障碍,一直没有成家。父母去世后,他跟着二哥杨开清生活,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
    “我弟弟干体力活没问题。但往年他除了找来够吃,基本没有结余,生病吃药都要我来补贴。”12月9日,杨开清告诉笔者,“今年,在村里养殖发展资金的扶助下,开富喂一批猪就存了3000多元。明年我准备喊他多喂两批猪。
    今年4月,陈坳村的帮扶单位——宜宾市委宣传部和高县扶贫移民局各出资30万元,成立了60万元的陈坳村养殖业发展基金。按照基金管理办法,建卡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可申请借款全额种苗费,卖出后归还借款95%;非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可申请借款50%的种苗费,卖出后归还借款100%。
    待现有几个生产发展基金试点村取得成功后,高县还将在50个贫困村全部建立生产发展基金。
以短养长保障“短期效益
    “任何一种产业,都有一个发展周期。在主导产业还没有大规模产生效益前,要保证群众收入不下降,这对增强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平稳推进扶贫计划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大窝镇党委书记丁昌洪介绍,该镇大屋村采取 “以短养长”机制,三年成功脱贫。
    大屋村原是省级贫困村,从2012年起开始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选择茶叶作为主导产业。种茶要“三年投产、五年丰产”,该村如何在2014年甩掉“穷帽子”?
    该村五组王友勤家种了10亩茶叶,今年茶叶收入仅4000多元,但他在茶园里套种的短期花木就值钱了:两年前种下1元一株的茶花苗,现在价值10元一株,每亩300多株,套种的5亩就是1.5万元;茶花树下种麦冬,每亩1吨,每斤1元,又是1万元;另外4亩套种红榉木、杜鹃、紫薇、蓝花楹,一次性出售后收入3.5万元。
    除了茶园套种花木、蔬菜以外,大屋村在扶贫攻坚中,还鼓励入驻企业使用本地农民工,引导村民发展短期种养业,加上外出务工、乡村旅游、投产茶叶等方面收入,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980元。
    主导产业,项目资金驱动;短期效益,发展基金保障——这就是高县 “以短养长”的机制。 

在全县各村扶贫规划中,既要有适合全村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又要有针对各家各户短期内增收的计划,确保贫困户能够在2019年以前逐步脱贫。
农业产业化保障“长效脱贫
    发展生产,关键是要选好路子。省级贫困村落润乡振武村在扶贫攻坚战打响之前,联系该村的省、市人大领导和工作组走遍全村,了解地理条件、群众意愿和市场行情,最终确立了“山上种茶叶、油茶,山下种蚕桑,林下养畜禽”的产业发展规划。
    “茶叶和蚕桑是我县支柱性的农产业,产业化经营较为成熟,所以我们在宜种区新发展了标准化茶园250亩、桑园500亩。500亩油茶是我村发展的新产业,因为油茶60年不换种,管理较为粗放,采摘期在冬季农闲时期,与茶、桑错季,适合村里劳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振武村支部书记万造彬介绍说。
    高县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机制,对所有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做到先规划后发展,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宜桑则桑、宜茶则茶,积极推进多村一业、一村一业和一村多业模式。
    高县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扶持龙头企业入驻产业核心区,引领和带动农户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大窝镇大屋村发展茶产业时,就首先动员早白尖茶业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充分听取他们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让企业优先流转土地,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产业龙头企业一方面为农户提供培训指导、科技示范、技术服务和产品收购等系列服务;另一方面又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打造基地、建立科技示范园,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