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天健论坛”学术研讨会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

29.06.2015  14:25

6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天健论坛”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今日中国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论坛由我校公共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亚洲文化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办。

6月20日上午9时,论坛拉开帷幕。论坛开幕式由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主持,西南交通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桂富强致开幕词。

桂富强回顾了我校的历史,指出我校正在向着“建设交通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目标稳步前行。天健论坛的召开,是我校“文科繁荣”计划的重要举措。“天健论坛”是为纪念西南交通大学亚洲文化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创办者、著名华人政治学者史天健教授而设立的高端学术论坛,众多海内外知名学者的参与,必将进一步推动实证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系统应用,也进一步加强了我校与海内外社科界的学术交流。桂富强期望,学者们秉持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深入研究公共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为打造中国公共治理的研究智库与学术高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社会快速转型和成功转型建言献策。

大会播放了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美国杜克大学终身教授John Aldrich发来的视频贺词,并举行了John & Cindy Aldrich研究图书室授牌和经费捐赠仪式。Aldrich教授在贺词中提到,史天健教授生前热爱中国,关注中国,研究中国,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意义重大。史教授的著作、研究能得以继续,并达到今天的学术高度实在令人欣喜。他期望亚洲文化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学界的诸位同仁,继续钟情于学术事业,对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并期待日后来交大访问,参加“天健论坛”。

随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亚洲文化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雷叙川代表研究中心做了研究工作简报,报告了研究中心的成长历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发展规划。

6月20日上午,纽约大学政治学教授、《实验政治学》期刊创刊主编Rebecca Morton应邀发表了题为《实验方法的历史演变和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Morton教授梳理了实验方法的历史演变,详细探讨了实验方法在政治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具体实例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实验方法的运用。

6月20日下午,大会举行圆桌讨论。世界知名学者,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杰克佩尔塔森住校学者、密苏里大学韩国基金会讲座教授Doh C. Shin,美国爱荷华大学斯坦利华夏讲座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海外院长唐文方,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黄旻华,以及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亚洲文化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雷叙川等四位学者,围绕史天健教授遗著《中国大陆与台湾政治的文化逻辑》发表了学术演说,并与学者展开热烈的讨论。Doh C Shin教授总结了该书的中心思想——文化价值观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对政治信任的影响比西方学者所认为的政治制度对政治信任的影响更为深刻,并深入浅出地将政治文化影响政治信任的理论逻辑放在政治大环境中进行了讨论。唐文方教授非常赞同Doh C Shin教授的观点,并在方法学上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史天健先生的研究是在1993年至2002年之间进行的,采用的是“因素不同而结果相同”的方法论。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环境的改变,这需要用“结果不同而因素相同”的方法论进行研究。四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史天健先生的突出贡献是开创了比较政治学领域实证研究的先河,并首次尝试了政治文化的实证测量,区分了中西方有关政治文化的测量维度。

圆桌讨论结束之后,大会开始专题学术讨论。讨论为期一天半,分为7个小组,围绕29篇学术论文展开。论文研究议题分别为: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态度:信任和满意度评估,中国民众对重大公共和国际议题的态度:环境、贸易、投资,中国的政治参与和民众评估:个人、企业,中国民众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历史、环境、经历,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论:现状和反思,中国政府对民众的回应:反馈、考核、绩效,中国政府的社会治理:公共政策和政府行为”等。讨论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出席本次论坛的共有50余位知名学者,包括台湾大学张佑宗教授、美国美利坚大学吕杰教授、美国德州农工大学Mu Ren副教授、美国阿肯色大学ZengKa教授、复旦大学朱春奎教授、中山大学景怀斌教授,以及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央党校和中央编译局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