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 | 许颖:雷厉风行、享受科研的附一院检验科“带头人”

11.03.2019  18:06

 

她曾是附一院最年轻的科室主任——28岁主持检验科工作,带领科室一路披荆斩棘,发展壮大。如今,附一院“临床检验诊断学”已经获批成为四川省重点学科(甲级),检验科团队成为“四川省省属高校肿瘤新型分子诊断标志物研究科研创新团队”,检验科已开展检测项目400余项,每天处理标本约6000份,测试项目约50000个,成为了成都北部地区区域性临床检验诊断中心。

她是同事眼中公认的“学霸”——第三军医大学本硕毕业后,工作期间又取得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博士学位,37岁破格提拔为医类正高、取得注册检验医师资格证,39岁晋升教授,41岁前往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博士后驻站……只要和专业相关,她都不断地去挑战、去提升、去突破。

她是同行眼中的“科研达人”——不仅在学校两届科技大会的表彰中获得“成医青年科技之星”、“科技进步奖”的殊荣,更是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她,就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许颖。

 

凝聚科室、干事创业的带头人

 

检验科是辅助科室,发展的依赖性较强,所以我一直希望科室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临床中去。”许颖说,检验科从最开始十几个人,发展成为现在四十多人、拥有专业技术骨干、检验技师、检验医师、科研骨干这样一支人才梯队较合理的队伍,她一直强调的就是两点:第一“质量是检验的生命”,第二“创新是检验的灵魂”。

 

为了确保并提升检验的质量,科室根据ISO15189的国际质量和能力认证标准来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室间质评体系。同时注重与临床科室的交流,每周回访2个科室,并通过即时通话、微信语音等手段,不间断地为各科室提供咨询和解释服务,必要的时候深度参与到临床病例讨论中,保证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检验科的刘明全医生介绍,科室发展飞速、美誉度高,和许颖主任“干练”、“雷厉风行”的风格是分不开。“最近甲流有爆发流行趋势,许主任当机立断,当天便召开检验科会议,组织实验室立即开展了甲、乙流筛查和检测项目服务临床,这个反应速度,让大家都特别佩服。”正如刘明全所说,她这个人就是行动派,想到什么就去做,效率高,不拖沓。除了常规的检测,为进一步服务医疗、服务临床,许颖加强技术合作,开展省内外领先技术,包括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个体化用药检测、r-干扰素释放实验等高精尖的检测项目。

 

2018年,附一院共获得4项国家自然基金,其中2项便出自检验科。“现在科室每年能发表SCI科研论文3-4篇,同时承担四川省科技厅、卫计委、教育厅、医学会等多项科研项目……努力了这么多年,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提到科室的科研成果,许颖倍感欣慰。

 

为了培养科室的科研意识,鼓励大家在科研上有所突破,许颖想了一些办法,为科研工作“大开绿灯”。比如确立了“弹性工作制”,如果中午加班,提前完成了8小时的工作,那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就可以离开科室,到中心实验室去做实验、写论文。如果有人拿到了科研课题,可以减少值班的工作量,而不影响最终绩效分配,同时,以老带新,鼓励科研骨干带领科室团队共同完成科研课题。向科研倾斜的做法,得到了科室同仁的理解和支持。大家不会觉得科研只是个人的成果,而认为是集体的光荣——在这样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能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培养团队、干练可亲的指导者

 

当导师可累了,不仅要指导学业,还要关心大家的身心健康!”说起自己带学生、带团队的经验,许颖快言快语,毫不掩饰。虽然性子急,但是在培养学生上,许颖却很有耐心。作为研究生导师,许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热爱科研、积极上进,但就曾碰到了一个不想做实验,只想上临床的学生。虽然有些失望,但许颖觉得不能勉强,她循循善诱、身体力行,甚至旁敲侧击,请来毕业的师兄师姐为他现身说法。“后来这个学生意识到了,作为新时代的医者,临床要做好,科研也要做出亮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现在他干完临床工作主动去做实验,自觉得很,你想拦都拦不住。”提起学生和团队,许颖说自己还是“蛮得意”的:“十多年了,科室好多业务骨干都是我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当时好多还只是初出茅庐的毕业生,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

 

成医2018年科技大会上,一个女生款款走上讲台,代表研究生发言。这个女生,就是2018届四川省优秀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张婷。说起自己的导师许颖,张婷说,许老师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并及时解答疑惑。“事无巨细、不辞辛劳,而且她真的特别关心我们。有一次许老师到台湾交流访问,带回来了特产和护手霜。许老师说,你做实验需要经常戴手套,滑石粉会刺激皮肤,要用护手霜滋润保护——女生都有爱美之心,细节上的用心,让我感到无比温暖,非常开心。

 

 

享受科研、干劲十足的学习者

 

许颖的电脑桌面上,有一个醒目的英语词典图标和一堆文献资料——“不管工作多忙,我还是习惯用碎片时间再记记单词,读读文献”,许颖笑着说。工作之余泡在实验室,为了考证挑灯夜战,把别人“打麻将”、“喝茶”的时间都用在了自我提升上,许颖却乐呵呵地认为“蛮享受的”。曾经有一次做完实验回家,已经半夜一点多了。许颖记得,那是个周六的晚上,还下着小雨。走到医院家属区的桥头,抬头一望,所有的灯都熄了。凉风吹来,虽然身上有些疲乏,但却觉得通畅舒爽——实验结果不错。旁人看起来或许有些凄凉,但自己心底满是愉悦。

 

我希望把‘终生学习’的观念带到团队,带到科里。即使该晋升的职称都晋升完了,我还是依然去国外做博士后,去考注册检验医师资格证书。”许颖说,现在科室的在读研究生、加上毕业的,已经有十七八个了。“生命不止,学习不止”的理念,在检验科扎下了根。检验科的发展壮大,给了许颖满满的“成就感”。

 

不久前,许颖团队再次传来好消息,研究论著在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官方期刊INT J RADIAT ONCOL (放射肿瘤学TOP期刊,业内称为“红皮杂志”)上发表。同时,担纲第一完成人并以成医团队独立申报的“肿瘤个性化诊疗靶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了2018年四川省医学科技二等奖。

提到成绩,许颖说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成医人,所有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单位的培养和支持。“医院和学校的领导给了我很多帮助,学校科研中心也为我们做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关键的仪器。一路走来,能遇到大家,我真的特别感恩!”许颖笑着说。

 

(图/文 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 周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