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长出马:一个眼神 看出谁是扒手 记者跟随成都反扒民警体验反扒过程

10.12.2014  22:13

        原标题: 探长出马:一个眼神 看出谁是扒手 记者跟随成都反扒民警体验反扒过程

        岁末年初,正是扒窃案件高发期。为保护市民财物安全,有一群“隐身英雄”正全力行动,他们兵分多路,每天潜伏于成都的车站、菜市、商场这些扒窃“高发地”,关注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适时出击。他们就是成都市公安局公交地铁分局的反扒民警。12月3日,记者跟随该分局治安一大队探长谢兵等3人,亲身体验反扒民警如何反扒。

        逛菜市:看眼神观举止辨扒手

        上午9点50分,出现在华阳商业广场的谢兵探组三人,都身着普通外套,斜跨小包,看起来更像普通上班族。“反扒民警就是要看起来大众才好,这样小偷才不会起疑心。”谢兵笑着说。

        谢兵从事反扒工作已经29年,是成都有名的反扒能手。集合后,他看了看手表,说:“这个时间是买菜高峰时段,我们去旁边的两个大菜市场转一转。

        菜市场是发生扒窃的高危场所,早上9、10点,下午3、4点买菜高峰期,窃贼一般都会出动,盯着市民放在自行车、电瓶车车筐内的物品,还有市民身上的财物。“你看,那个老大爷蹲下买菜,裤包里的钱漏了部分出来,这种很容易被盯上。”正说着,谢兵突然止住了话音,冲记者右方努努嘴,“那个穿紫色衣服的人有问题。

        记者随即向右方看去,不远处的人群中,一个身着紫色外套的男子边走边张望。“是不是贼,看眼神就知道了。”谢兵说,扒手眼睛是会“泄密”的,在菜市场买菜,目光应该落在菜上,而这人却不买菜,眼神游移不定,只跟着别人的包走。另外,察动作,扒手会紧贴目标,随目标移动而移动,如果是团伙,扒手往往通过一些隐蔽的手势进行交流。

        “大家隐藏好,别让他看见我们了。”谢兵低声说。探组成员毛哥慢慢地后退到一旁的商店里,小王蹲在菜摊前跟菜贩讨起价来,谢兵则悄悄尾随在男子身后。但是,紫衣男子在市场转悠了20多分钟,没有找到机会下手,最后离开了菜场。毛哥说,反扒必须抓现行,像这种跟踪摸查许久却抓不了对方的情况,时常发生。

        巡车线:拼眼力比脚力较耐力

        中午12点,午饭都来不及吃,探组一行又跳上了65路公交车。“除早晚下班高峰,中午下班这个时间,也是窃贼出来活动的时机。

        刚上车,毛哥就转头对谢兵轻声说,“有个‘老鬼’(即惯偷)在。”两人立刻低头,让记者挡住那名“老鬼”的视线,迅速背对其向公车尾端走去。可是过了一站,“老鬼”便下了车。

        “被他发现了!”谢兵说,长期反扒,他也渐渐被扒手们所“熟识”,一旦没隐藏好,就容易被发现。有时他为了隐藏身份,还拖上妻子儿子上街反扒。“一家人能降低对方的怀疑。

        由于可能已被目标发现,探组便未跟随其下车,继续乘车寻找可疑目标。记者发现,每当公车经过闹市、站台等地段,谢兵等人都会习惯性地向窗外探头看去,有无可疑人物。

        12点55分,公车驶进牛市口站,谢兵示意站台有情况,探组一行下车。“站牌背后蹲着那人是扒手。”为防被发现,谢兵和毛哥分头隐藏,小王和记者一起站在站台观察。

        按照指示,记者装作看站牌路线,此时一辆公车驶入,大量乘客涌至车门处。目标人物立刻走到了乘客后,东张西望找目标,眼睛盯着乘客的包或衣服口袋。没找到机会,他又退回站台背后蹲着,一到有车来,又立刻走近车门处。

        然而,守了近半小时,没找到下手机会的目标人物离开了车站。谢兵安慰记者,反扒民警除了眼力和脚力好,耐力也必不可少,“像钓鱼一样,有时候一守就是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