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新闻:记者探访四川甘孜无电区—木绒乡
雅江县木绒乡位于海拔3600米的高山上,是雅江县西北部最远端的地区,距离县城约6个小时车程。全乡1600多名藏族百姓居住在625平方公里的高山峡谷间,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木绒乡的藏族群众依然过着点酥油灯的无电生活。而这1600名居民,正是在两会期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万无电人口的一部分。
【木高原蓝,行路难。美丽的甘孜】
高原的天空永远是一种纯净得让人心动的湛蓝。从绵阳出发,车行13个小时的国道、省道后,慢慢的进入了雅江县境内的乡村道路,汽车颠簸在仅有一车宽度的无人区峡谷间。车窗外一边是峭壁下随处可见的大面积塌方,巨石高悬头顶,另一边是一眼看不到底的万丈深渊。一车人心里发怵,个个表情呆滞木讷,大气不敢出,心里只能默默祈祷,千万不要掉石头、千万不要对面来车…
惊险刺激的4个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木绒乡,一个位于海拔3600米的无电藏族地区。提心吊胆的4个多小时颠簸后,远远的,在山头这边便望见几栋散散落落的土褐色藏族寨子,嵌在土褐色中毅然夺目的是一座现代的楼房。
【孩子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电影和用广播做课间操、升国旗】
近了、近了…果然是木绒乡到了,这个海拔3600米的半山腰居住着1600名藏族群众。说是乡,其实比寨子都小,没有商店、没有馆子、没有马路。乡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教学楼,学校早就买好了电子白板、电脑…
校长泽汪丹仁,是一个帅气的80后,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家乡任教。看见一下子来这么多外地人,小伙子迎头就问起不远处即将运行的铁塔和变电站,并热情的领着大家参观学校。他说,孩子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电影和用广播做课间操、升国旗。
乡里没有手机信号,因为移动基站没有电,目前只有每天中午有太阳的时候,用太阳能给移动基站充电,可以有一会儿信号,勉强打个电话。更别说上网了,无电、无信号、无网络,如果一下雨,还会因为塌方而无路…
淳朴的乡亲长久以来就过着这样与世隔绝的生活。说话间,一片乌云过来,可怕的大雨迅速袭来,一行人面露紧张,生怕被困山中当“山大王”。大家只能赶快返程。
【各方努力 木绒即将告别无电历史】
记者了解到,本月中旬,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组织20余名技术人员对雅江木绒35千伏输变电工程进行启动投产前的竣工验收。工程验收合格后将于本月底启动投产,届时,木绒乡藏族群众将告别无电的历史,迎来“光明”的未来。
该工程35千伏输电线路全长38.483公里,从雅江县呷拉乡35千伏呷拉变电站出线,跨过雅砻江后,直接上山穿越20余公里的高寒缺氧、地质复杂高海拔原始森林,全线塔位平均海拔3200米,最高塔位海拔4300米。
工程于2014年5月开工后,在长冬无夏,春秋短暂的气候条件下,供电部门工作人员克服人烟罕至、无通讯信号、生活物资困乏等重重困难,通过人工开路、肩挑背扛、架设索道、骡马驮运等方式成功组立杆塔118基。进入架线施工中,为有效保护林木,破解生态环境和架线施工的矛盾,又注重新技术的运用,采用小型、轻便的无人机展放牵引绳进行施工,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的导线架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