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索“资阳人”头骨化石 生前曾患牙病

22.01.2014  18:05

  四川在线资阳消息(记者 曾晴 实习记者陈锦燕)63年前,四川省资阳县城西黄鳝溪(今四川省资阳市九曲河畔)修建铁路桥时,在桥墩基坑中发现“资阳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约5万年至1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它是中国发现的唯一早期真人类化石,是南方人类的代表,是古人类发掘中唯一的女性。距今约4万年。

资阳人头骨化石复制品照片

  寻根溯源“资阳人”,生前牙不太好

  近日,“资阳人”是蜀人祖先之一的专家学者研讨会在资阳成功举行,掀起了一阵“资阳人”寻根溯源之旅。

  据了解,“资阳人”头骨化石有3个复制品,分别保存在四川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和雁江区文管所。20日下午,记者来到资阳市雁江区文管所,向文管所所长周永东询问关于“资阳人”的详细情况。周永东告诉记者,“资阳人”头骨化石现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

  周永东所长的介绍, “资阳人”是至今为止,古人类发掘中的唯一女性,在50岁以上。“资阳人”生前牙不太好,曾患有慢性牙病,大牙在死前就已掉光。出土时头骨内面骨缝几乎完全愈合,说明“资阳人”是一位老婆婆。

  “资阳人”是新人,为史料提供依据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资阳人”头骨外面骨缝愈合顺序与现代人(约1万年以来)不同,“资阳人”的冠状缝(太阳穴在垂直面上的连线)早于矢状缝(头顶偏后,中间偏右的骨缝合处)的愈合。而这一点刚好与中国猿人的一致。

  专家们将“资阳人”颧骨指数等与现代人、克罗马努人、尼安特人、爪哇猿人以及中国猿人等的指数进行对比,“资阳人”属于旧石器晚期智人(新人)。后来在“资阳人”出土地址附近发掘出的打制石器,也与旧石器晚期的特点相符合。

  在“资阳人”之前,中国也曾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如中国猿人、河套人、山顶洞人等。但这些古人都在北方,“资阳人”的发掘在南方,这就为中国人类起源和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

资阳人”遗址旧照

  “资阳人”出土位置不明,现存北京自然博物馆

  随后记者走访了“资阳人”发掘原地址,发现此处并无任何“资阳人”标记。记者向附近的居民询问“资阳人”出土的具体位置,“不晓得哦,好多年了,有人说是这个桥墩,有人说是那个桥墩。”临近的一位老伯说,自己也不清楚“资阳人”具体位置,就知道在那附近。

资阳人”遗址现状

  为何“资阳人”遗址并没有任何标记,也是许多的资阳市民的疑惑。后来记者了解到,当时到现场进行发掘的重庆大学教授张圣奘晚年曾希望能建一座以“资阳人”为主题的博物馆,资阳后来由于资金、选址等原因而未落实。此外,“资阳人”现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资阳仅有一个复制品,可成列的文物较少,也是未能建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