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致敬川藏线上的硬汉

19.10.2014  12:23

图为西藏怒江武警中队战士杨涛,一个来自山东的25岁小伙子,已有12年的兵龄。在队里,中队长和指导员都称他“老同志”。

    新华网四川频道10月19日电(袁泳) 曾经在想象中,川藏公路的一切都是如梦境般的美好,如郑钧的歌词里所唱: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曾经的愿望里,想拣一处坐落在川藏公路边的小村庄,过一段游牧的无拘生活,飞马扬鞭、肆意纵歌。18日晚,“2014网络媒体两路行”川藏线的记者们抵达了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行车仪表盘上接近1200公里的记录,标志着川藏行的路程已经过半。

    一路行来,的确目获了不少江山如画般的美景,但日感疲惫的身躯让人从心底里升起一股拷问:自己是否有勇气毅力,并身体力行地常驻在曾无限憧憬过的川藏线上。10月的川藏线秋意正浓、斑斓绚丽,不禁让记者感叹,甚至庆幸采访团队走在了川藏线最好的季节。但即便如此,川藏线仍以它的“硬朗”考验着采访团队:翻二郎山时崎岖蜿蜒的险路、海拔5000多米雀儿山上的高寒缺氧、漫长公路上行车的劳顿……胸闷、头痛、呼吸困难,不少记者有了明显的高原反应。很难想象,川藏公路上还有大雨冰雹、滑坡石流的夏季和大雪封山、天寒地冻的冬季。

    18日中午,一则快讯抵达了采访团队每一个记者的手机:9时30分许,川藏公路西藏昌都境内然乌段突发山体塌方致交通中断,近70台车辆、200余人滞留于此。原定于19日赴来古冰川前方采访西藏武警交通二支队的计划被迫取消,因为支队的官兵们已于最快的速度前往塌方区域抢通道路。

    从上述的突发事件中,将以前采访过的人物一一串联起来,一个概念逐渐清晰:尽管在这条道路上,条件再为艰苦,也总有一些人坚守在这里。

    作家海鸣威的笔下刻画了一系列坚韧刚毅、勇敢正直的人物形象,他们体现出的视死如归的精神被称为“硬汉”的境界。如果“川藏公路”也是一位作家,那它一定也会有写不完的“勇士”,它一定也会铸造一种“硬汉”的境界: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两路精神”。

    十八军,最早的川藏公路缔造者,用极简陋的工具硬是打通了一条进藏要道,为成功解放西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数十八军的先烈们长眠在川藏公路的各处,与他们奋战过一生的公路永远相伴。

    在川藏线上,最常见的就是大型的货运军车。“建团以来,已牺牲227人。” 川藏兵站部汽车某团团长悲壮地说起了这个数字。全长3176公里(含复合路段)的川藏线、横跨14条江河、沿线有雪崩、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路段100多处,80%以上的公路处在陡坡和悬崖地带,汽车兵们就在这条“生死线”线上常年地来回穿梭着。

    新二郎山隧道的施工现场,大部分刚毕业的80后、甚至90后小伙子奋战在工程一线。项目经理坦言三个“对不起”:对不起家人,因常年无法回家;对不起手下兄弟们,因他们如此年轻就囿驻于此;对不起自己,因常年野外施工,身体不堪重负。

    雀儿山素有“鬼门关”之称:公路线性差、路基狭窄、坡陡弯急。海拔4880米处,世界第一高海拔道班驻扎于此,承担起了附近9公里的道路维护。缺氧、干燥、生活物资及其缺乏,道班的工人们常年生活在极险恶的自然环境里。

    “选择”,这是在采访中几乎所有被访者都会说出的一个词。“因为选择而不后悔。”简单直接的道理背后,是种直面人生的觉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在西藏怒江武警中队,25岁的战士杨涛是一个老兵,他已在怒江中队服役12年。从战士到班长、司务长,他都当过。采访时,杨涛始终保持着笑容。随团的一位大姐感动地说,杨涛脸上的笑是纯真、干净的笑。在聊天中,记者询问这位来自山东的小伙子,退役后准备干什么?杨涛笑着,有点不知所措地说:“还不知道呢。”“那我觉得你就留在这儿吧”,记者对他打趣道。杨涛随即笑了起来,爽朗的笑声回响在怒江湍急的河流之上。

    杨涛的率直,也在向所有人传递着一个信息:真正的硬汉,不是对生活逆来顺受,而是要以乐观向上的心态,迎着生命的意义,溯流而上。除了杨涛外,那些坚守在川藏线上各岗位上的人,都是那么无怨无悔。

    在此,记者想用一句罗曼·罗兰的话来向川藏线上的硬汉们致敬: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