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亲身体验和看报道 永远是两回事
云南昭通地震发生后,震后第二日(8月4日)我进入灾区到今晚,三天两夜在灾区现场记录了一些画面与故事,但内心的感受今天终于有时间整理一下,记录下来。
去灾区 一路热心人相助
灾难发生后,我的判断失误了,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启动前往灾区。因为作为经历“5.12”汶川大地震、经历了雅安芦山地震的四川人,在未了解真相前,6.5级的地震实在只是谈资而已。
伤亡人数越来越多,损失情况越来越严重,坐不住了!而此时,因为我离灾区最近,领导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来。4日凌晨,我决定以最快的速度从泸州赶往灾区。
半夜就走,哪里有车?搭顺风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没有管,我4日早上出发,先赶往宜宾,准备想办法再搭顺风车。虽然我有点担心,没想到一路上都非常顺利。
路上的司机听说我是记者而且准备到灾区采访,只要顺路的,都愿意带我一程。记得一个老师傅从宜宾带我到昭通,不但分文不收,临走还叮嘱我,“一路小心,注意安全。”
从昭通到鲁甸后,我才知道鲁甸到震中龙头山镇还有40多公里的路程,而且因地质灾害,道路受阻无法乘车前往。我与同事刘瑞决定,与志愿者和部队官兵徒步前往。在走了近2个小时后,我到达了沙坝。这时,一辆摩托车主动让我搭车,让我十分感动。原来师傅听说家乡发生地震,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因不知道家里情况,心里非常着急。在自己都心急如焚的时候,还想到要帮助别人,我感觉到这里的民风淳朴。
在震中 没必要回顾细节
震中龙头山镇,一片片倒塌的房屋废墟,让我真的不想去回忆,再次描述当时的惨状。
对于地震的幸存者,他们都是简单的告诉我,他们是幸运的。在灾区,我看到,失去了父亲与女儿的李家兄弟,只要别人一喊帮忙都毫不推卸立即上前,就好像自己家没发生事一样。
李大姐家的房屋倒塌,抢出来的东西就几百斤大米最值钱。看见来来往往的志愿者与救援官兵,李大姐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在地震第三天,她就在路边搭了一个土灶,烧开水煮稀饭,免费送过路人吃。当我问她家里情况时,她只说了一句,“会好起来的”。
作为记者,在平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也许比一般人多一点,知道的事情也许多一点。这多的一点也许是真相,也许是假象。起码,李大姐和许许多多的志愿者、救援官兵等等,给了我一个从未有过的感触:亲身体验和看报道,永远是两回事!(四川新闻网记者: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