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地震时期,在社区工作的点滴中传递正能量 ——记平武县报恩寺党支部书记李海燕

24.11.2014  17:09
四川在线—绵阳频道讯 (记者 郭文丹) “进百家门 知百家情 解百家难 暖百家心” 这是走进报恩寺社区便民服务站第一眼便看到的十六个字,也是平武县报恩寺党支部书记李海燕常说的一句话。

   从志愿者到社区书记

  08年汶川大地震以前,李海燕还不是平武县龙安镇报恩寺社区党支部书记,也不是志愿者。她只是平武县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位典型的个体户,卖过服装、开过商店、包过工程、修过隧道。为了生活,她尝试过各行各业。

  如果没有汶川大地震,也许她现在还是一位生意人。转折点就在2008年5月12日,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短暂的害怕、惊慌之后她产生了去北川抢险的念头,由于当时情况危急,不允许志愿者进入北川,她参与救灾的愿望暂时未能达成。

  08年5月14日上午,李海燕带着家人前往绵阳九洲体育馆当志愿者,帮老年人穿衣服、喂水喂饭、搬运救灾物资。想想远在平武的亲戚朋友,她边流泪边安抚大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受灾群众不断转移而来,看到忙碌而慌乱的灾民安置现场,李海燕向救灾指挥部的领导提了几条意见,她的意见随即被采纳。她说,有一种被认可的自豪感,很开心。就是这种很简单的”使人开心的自豪感“支持着李海燕投身志愿工作,直到现在。

5.12抗震救灾中为群众发放矿泉水

  2008年5月底,李海燕在众人支持下成立平武县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分为五个小组。帮助灾区发放食品药品、洗衣服、搭帐篷,有时还表演文艺节目。抗震救灾告一段落后,爱心志愿者服务队解散。随后,李海燕正式来到报恩寺社区做志愿者工作,牵头成立报恩寺社区爱心服务队,服务社区居民。

  2010年,李海燕当选平武县报恩寺社区居委会主任。2013年,又担任了社区党支部书记。通过志愿者工作的日积月累,李海燕几乎对报恩寺社区家家户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我连去年腊月三十的晚上带着水电工去杜大爷家修水管都记得呢。

   社区管理特色:“明白墙“和“志愿者服务站

  报恩寺社区服务站大厅里有一面“明白墙”,其实,“明白墙”就是龙安镇报恩寺社区的政务公开栏,公布党务、居务、社情民意等。

  社情民意分了两栏,一栏写收集,一栏写回复。群众反映的问题一目了然,居委会的答复也清清楚楚。公示栏也分了两栏,一面是曝光墙,一面是雷锋墙。做了好事上雷锋墙,若是违反了纪律,就要上曝光雷锋墙,该检讨的检讨,该弥补的弥补,赏罚分明、毫不含糊。

  李海燕说,这个“明白墙”是她14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后琢磨出来的,她觉得做好社区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老百姓支持社区工作,首先要让老百姓明白社区做了哪些工作,对于廉租房、低保户这种工作难点,政务公开的内容更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自从当选报恩寺居委会主任,李海燕就一直在思索如何做好社区管理工作。以前是志愿者,重点在服务上,成为居委会主任,就意味着承担更大的责任,不仅凭热情,还得花心思,把工作重点挪到“管理”上。

报恩寺社区服务站

  报恩寺社区共有12963人,工作人员却只有13人,每天要处理的事很多,政策咨询、法律维权、下水道堵塞、邻里纠纷等等。就算13位工作人员有三头六臂但也未必行行精通,李海燕想到一个好办法。将志愿者队伍引入社区,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她和同事还一起成立了便民服务站,提供法律服务、电气维修、供气维修、健身保健、民政救助、儿童家园、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免费服务,在社区门口公布各服务项目负责人员的联系方式。

  并且建立预约服务登记制度,社区居民来办事的时候,把需要帮助的内容登记下来,同时,志愿者将他们可以提供的服务以及空闲时间记下来。“我们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及时根据居民需求安排合适的志愿者去帮助他们。”李海燕说。

  对于有几年志愿者服务经验的李海燕来说,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还算顺利。现在,社区服务队已经有八百多人,每年接到群众热线求助电话,解决大小问题两千多件。

  2014年5月5日,李海燕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在全国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上发言,交流工作经验。她的经验第一条就是“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与孤寡老人们的不解之缘

  每个周末,李海燕都会合志愿者队伍一起去平武县福利院,几年如一日。志愿者们和老人聊天、拉家常,帮老人换洗衣服、理发,让福利院充满笑声笑语。

李海燕为空巢老人理发

  88岁高龄的蒲泰润和老伴蒋应明是报恩寺社区的特殊照顾对象,李海燕经常带着社区干部,为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93岁的蒋应明去年4月病逝,李海燕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帮忙处理后事,社区群众都说“比亲身女儿还尽心。

  2013年1月平武县报恩寺社区成立了社区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有棋牌室、健身康复室、心理咨询室、餐厅、书画阅览室、日间照料室、医疗保健室、网络服务室、文化活动场等配套设施和活动场所。“建立日间老人照料中心,是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满足老人们的情感、心理需求,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李海燕说。从当社区主任到现在,她已安葬了三位孤寡老人。

   荣誉室”墙上的锦旗故事

  报恩寺社区服务站二楼有间“荣誉室”,其中一面墙上挂满了群众送来的锦旗,从09年至今,共有九面。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李海燕说,最让她感到幸福的是09年水观群众送的那面锦旗。

水观群众送锦旗

  李海燕还是一名志愿者的时候,在平武县临时安置点,为帮助孩子们早些从失去亲人的阴影里走出来,她每天都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唱歌,拿出积蓄给他们买文具、送衣物,孩子们都叫她“李妈妈”。

  “李妈妈”有满腔爱心,但个人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何能让120个孩子都得到照顾才最伤脑筋。她用了半年时间收集水观、石坎灾区120个孩子的信息,然后一一介绍给愿意资助孩子的公司,其中有59个孩子得到了帮助。

  李海燕在09年领养了4个孩子,一个人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学习生活直到现在。两个在长沙读大学的孩子,明年就要毕业,而另外两个正在读中学。

  从投身志愿工作开始,李海燕就再未包过工程、做过其他工作。09年刚到报恩寺社区,每月只有社保局发放的450元生活补助,10年成为社区主任后涨到1000元,14年成为党支部书记后每月能拿2600元。而她需要负担的是四个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李海燕说,孩子们都很节省不乱花钱。读大学的两个孩子每年差不多需要两万多元,“这些都从我以前的积蓄里出,虽然积蓄是越来越少,但我还要坚持把他们都供到大学毕业。”她双手摩挲着墙上的锦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