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生政策惠及更多残疾人

20.02.2014  16:11

——对话省残联理事长毛大付  

□记者  李丹
        今年全省两会提出,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网友在各论坛、微博留言建议,希望党委政府要为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民生政策,让他们公平享受社会改革发展成果。针对网友的反映,2月13日,记者连线省残联理事长毛大付。
        “通过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让民生政策惠及更多残疾人弱势群体。”毛大付回应,今年,我省将推动一些残疾人民生保障方面的新政策措施出台,同时确保现有保障残疾人权益法规政策落实,惠及更多残疾人。
        记者:我省残疾人工作有哪些亮点?
        毛大付:2013年,省残联以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以下简称“量服”)为抓手,共为277万多名残疾人提供多达1910余万项次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全年有效实施残疾人重大民生项目,使162万残疾人直接受益。
        去年,全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推动全省建立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从今年起,将为全省250871名重度一级残疾人每月发放不少于80元的护理补贴,为全省414726名重度二级残疾人每月发放不少于50元的护理补贴,直接受益的重度残疾人将超过665597万。每年累计投入资金将超过5亿元,以后每年还将递增。
        记者:残疾人民生项目去年有哪些成绩?
        毛大付:去年,全省共投入残疾人民生经费达到16亿元。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中有7项涉及残疾人民生,相关项目占到了全省“十项民生工程”所有小项的10%,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扶持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62.5万余人;实施贫困残疾人扶贫解困项目,帮扶59.8万余名贫困残疾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15.8万余名贫困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实施救助贫困家庭脑瘫儿童项目,为5589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提供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实施建设藏区残疾人服务中心项目,有序推进阿坝州的马尔康、金川、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等6个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为1500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等。
        记者:今年省残联重点推进哪些工作?
        毛大付:年初,在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中,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模式荣获优胜奖(最高奖);开展“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被写进了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刚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今年,省残联将继续深化完善“量服”工作,推动全省“量服”工作步入一个更高层面的发展阶段。
        全面实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已列入省委、省政府2014年19项民生实事。今年是第一年,要求各地一定要把好事办好,确保每个重度残疾人都能及时足额领到护理补贴。同时,全面实施好纳入省委、省政府2014年19项民生实事的1个项目和十项民生工程的7个项目,积极推动更多特惠政策出台,争取加快推进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探索建立辅助器具补贴制度,以及对截瘫、偏瘫康复项目实施救助等项目。
点击
        “量服”工作:完善“量服”工作,省、市、县各级残联干部全年深入残疾人家庭分别不少于40户、50户和60户。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定《四川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办法》,为66.4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
        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康复救助:为500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提供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和辅具适配。
        残疾人扶贫:扶持10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帮助5万名贫困残疾人适配亟须的基本辅助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