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声]让改革发展成为师大人的共同信仰

04.06.2015  18:38

    近期,学校在转变机关作风、提升行政效能、稳定人才队伍、优化学科建设布局等方面连续出台了多项文件和政策,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干事兴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了全校教职员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关注和思考,产生了良好的导向和驱动作用。

  当前,学校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努力谋求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过几代师大人近70年的励精图治,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都有着良好的办学声誉。另一方面,全国全省同类院校的发展速度惊人,一些新建高校的快速崛起,学校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再者,先天不足的地域位置和历史原因造成的遗留问题依然困挠和阻碍着学校的建设发展,损耗着学校事业发展的精力。这些问题是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发展才能解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应当成为我们当代师大人的共同信仰。

  这信仰中,应有团结一心的力量。回眸历史,国家团结则繁荣昌盛,家庭和睦则事业兴旺。师大是我们每一个师大人的师大,师大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师大人的奉献。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一次荣辱与共的守业过程,更是一次携手并进的创业征程。在学校全面深化改革、谋求事业更大发展的今天,努力将我们对学校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建设师大的满腔热情,不内耗、不折腾,争做学校新一轮改革发展宏图的亲历者和亲为者。

  这信仰中,应有创新思维的力量。兵法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过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革新的过程。全校师生员工一定要在学校深化改革的这一过程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变化,结合学校建设发展实际,深入思考招生考试制度和教师开放性体系等带给师范大学的巨大挑战,努力实现自己发展理念的转变和发展思路的蜕变,坚持“站位要高、视野要宽、定位要准”,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扎实做好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这信仰中,应有大干实干的力量。空谈误业,实干兴校。学校追赶跨越的任务艰巨、提档升位的时间紧迫、改革发展的头绪繁多。全校师生员工一定要大力弘扬学校校园文化中的“求实”精神,在工作中“不喊口号、不说空话”,大兴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之风,反对夸夸其谈、弄虚作假之行,争做学校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坚决抵制和摒弃“纸上谈兵、好高骛远”的批评者、不实者思想。

  这信仰中,应有艰苦奋斗的力量。艰苦奋斗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之一。在不同的时代,艰苦奋斗有着不同的精神解读,艰苦奋斗不仅是身处困境依然拼搏前行的精神力量,更是身处顺境也能不懈追求和奋进不止的精神力量。全校师生员工一定要牢记学校几代人“博士授予单位”的发展梦想,时刻不忘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和办学资源不断丰富的同时,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不乱花学校的每一分钱,不浪费学校的每一点资源,将所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智力等资源倾注到办学瓶颈的突破上、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教职员工待遇的改善上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上,克服地域发展劣势的困难,努力谋求学校新发展。

  共同的信仰凝聚起磅礴的力量,万众的拼搏谱写出崭新的篇章。我们衷心希望全校师生员工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校改革发展这一共同信仰着上永不褪色的底色,让这一共同信仰成为我们薪火相传的责任担当和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并最终引领我们在复兴的大路上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