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从一只鸡开始

11.04.2015  14:41

  2015年2月3—5日,世界家禽学会秘书长Dr.Roel Mulder(以下称Mulder博士)对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峪口禽业”)进行访问,并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峪口禽业成为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蛋鸡领域唯一的战略合作伙伴。借此次Mulder博士(以下称 Mulder 博士) 和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教授访问峪口禽业之际,《中国畜牧杂志》就大会相关进展和一些产业热点对二位进行采访,同时就以三个“1”惊动全世界的峪口禽业的新战略思路采访了峪口禽业公司总裁孙皓先生。 

   【大会进展】  

  记者:世界家禽大会历史悠久,而且是高规格、高水准的世界性大会,申办主办权的竞争也相当激烈。那么,在选择申办国家时一般会基于哪些考虑? 

   Mulder 博士 从商业角度看,主办国的家禽业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非常重要。但从家禽科技发展的角度,这个因素的重要性不大,关键是主办国的组织能力和区域的发展环境。毫无疑问,举办的组织必需是世界家禽学会(WPSA)的成员。 

  记者:您刚刚提到,从商业角度来看,主办国家禽业发展水平和市场容量非常重要。那么,自2008年中国申办(世界家禽大会)成功以来,您认为中国家禽业发展有哪些变化?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别有哪些? 

   Mulder 博士 从一个外界观察者的角度,2008年中国取得世界家禽大会主办权后,中国的家禽产量在持续增加,发展也比较稳定。但我们也看到过去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地在影响着中国家禽产业的发展。当然,世界每个国家或多或少地遭受食品安全事件和疫病的困扰。 

  至于区别,中国的产量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而欧洲由于受到土地面积的限制和环保等政策的影响,大规模发展受限。 

   记者 :与以往的世界禽业大会相比,在本届世界禽业大会中,将会呈现哪些与以往不同的特色?在主题的选择上哪些关键点将被重点突出? 

   杨宁 :在本届会议主题设置上,我们希望能够将历史传承与中国特色很好的结合,在遵照世界家禽大会固有规章的基础上体现中国特色,能够反映出中国禽业研究特点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在家禽遗传育种方面,无论从业研究人员的数量、发表文章,还是取得的育种成果,在全世界都是比较突出的。因此在本届家禽大会上,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的主题探讨。另一方面,从中国家禽产业特色来看,中国产业的多样性是世界上最好的,也是最丰富的。比如,黄羽肉鸡是中国独有的品种,还有水禽,这些都是在议题设置上要特别考虑的重点。 

   记者 :世界家禽大会被视为家禽届的奥林匹克盛会。举办这样的盛会,为我国家禽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杨宁 :一方面,可以吸引相当一部分国际专家来到中国,这样能够给国内学术界、产业界的交流创造很好的条件。大家能够与感兴趣的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可以直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和想法,这对于我国家禽产业国际化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中国的特色向全世界得以展示。 

   孙皓: 中国蛋鸡初步育种成功,通过这样的国际性交流,有可能开启中国家禽育种发展的新篇章。 

   【产业发展】  

  记者:在过去30年,中国鸡肉产量快速增长,但中国消费者对本土的黄羽肉鸡有偏好,欧洲消费者对鸡肉消费的要求如何? 

   Mulder 博士 欧洲消费者对鸡的快速生长有疑问,但对羽色没有特别的选择。一些国家开始尝试降低肉鸡的生长速度,以减少快速生长对鸡肉颜色和口味的影响,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家庭消费,冰鲜肉还是有很大市场。那么,生长速度稍慢的肉鸡生产出的肉类在不同的烹调方式下,有更广泛的适应性,也更能体现鸡肉的特征。 

  记者:在欧洲有没有针对消费者的教育,告知他们肉鸡的快速生长是因为科技的贡献,以减少对肉鸡的误解? 

   Mulder 博士 德国是在做这样的消费者沟通工作。比如他们组织了一次总数有5000名消费者的活动,首先通过问卷,征集消费者对家禽业的认识和对鸡肉消费的情况。然后,组织他们去家禽农场参观。两周后,这些消费者表示对这样的活动记忆深刻,而且发现他们在农场的所见所闻与之前在媒体上读到的文章完全不同,从而改变了对家禽和禽产品消费的认识。 

   记者 :杨教授,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家禽产业在全球所处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杨宁 :中国是发展差异性和多样性太大的国家,消费市场潜力无可忽视。从产业发展的水平来看,目前中国家禽不论是产业发展、科研水平,还是企业影响力,在国际上都是站得住脚的。 

  对于未来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讲,我们恐怕还是要适度控制一下速度,这主要基于现有资源的约束,其归根结底是粮食问题。产业发展方向应以生产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出口导向不应作为我们的方向。当然,一些调节性产品可以考虑国外市场。 

  记者:中国的土地和粮食资源紧缺,您对中国家禽业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 

   Mulder 博士 中国应该首先解决家禽产品的自给自足问题,之后才是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加大出口力度,出口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最后可以考虑产业输出到国外发展家禽养殖业。世界有些地区和国家的家禽业是需要外界支持的,比如缅甸、柬埔寨的有发展潜力,但基础设施差,专业知识不够,或许中国可以帮助其发展,包括未来产业转移的机会。 

  记者:在产业输出方面,您有何建议? 

   Mulder 博士: 产业输出不仅仅是要去建设鸡场,还要培养当地的经营管理和饲养管理人员,或是扶持当地的小规模生产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家禽业的国际化发展不能仅仅是资金、设备、技术的输出,不能仅仅是盯住国外的消费市场。而要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理念,帮助当地中小生产者从正确的起点开始产业的发展,建立和谐的关系。 

   【峪口禽业的3个“1”】  

   记者 :自申办世界禽业大会以来,峪口禽业就给予会议很大支持。作为本届家禽大会重要的支持企业,您基于何种考虑? 

   孙皓 :从宏观角度讲,中国作为养鸡大国,峪口禽业作为蛋鸡育种第一品牌,我们义不容辞。从企业未来发展角度来看,怎么能够利用这样机遇带给养殖户更多的价值,给消费者更安全的食品,这是非常大的工程。再者,从个人角度来讲,,作为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的执行会长,就应该承担这个角色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记者 :峪口禽业如何借此机会,修炼自身? 

   孙皓 :与国际上老牌育种公司相比,尽管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也具有很好的国际品牌效应,但对于峪口禽业来讲,虽然年轻,但是我们正在努力的创造自己的一份家禽育种事业,我们有相对的人工成本优势,我们有多年来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这种文化氛围下企业的每一个人在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得很好。经验和程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家对社会、对客户的一种责任和对市场信息的反馈,结合细心程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记者 :益生、河北华裕等公司除祖代蛋鸡外,还进行着其他行业的投资。峪口禽业未来的发展还会不会有扩展式的投资计划或者多样化的运营? 

   孙皓 :在最窄的领域,做最专的、最擅长的事情,这是我们的定位。目前,我们的思路总体来讲,就是在小的市场做到极致,以一只鸡链接所有资源,发挥每个环节的群体作用,将资源聚集在一起,实现共建分享。 

   记者 :如何理解峪口禽业的“流动蛋鸡超市”和以市场为导向的SHS经营模式呢? 

   孙皓 :中国蛋鸡市场体量庞大,仅仅依靠一两家蛋鸡企业是做不过来的。事实上,从互联网思维中的分享理念,可以让行业中的每个群体都能通过一个公共的平台获得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这才是当前蛋鸡行业最需要的。“流动蛋鸡超市”具备这样一个公共平台的雏形。一方面,所有的养殖户或农户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挑选和购买他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另一方面,所有符合资质的商家或企业都可以将他的产品或优质服务放到这个平台,进行展示和销售。搭建平台,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互利共赢,这正是当前峪口禽业所采取的策略。 

  相关链接:峪口禽业的3个“1”: 

   “1”只适合中国饲养环境的鸡:6年累计推广25亿只,中国人每消费10枚鸡蛋就有4枚源自峪口;  

   “1“群开拓进取的峪禽人:他们追求人与企业完美的价值融合,用4A级的行业最高标准,物超所值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服务,引领中国蛋鸡行业健康发展,全力打造行业第一品牌,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所有利益关系人的美好梦想。  

   “1“个以市场为导向的SHS经营模式:SHS经营模式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流动蛋鸡超市(SHS)为主体,以生产供应为保障的运营系统。  

  后记:中国蛋鸡业正在逐渐步入缓慢发展阶段,企业竞争加剧,蛋鸡行业洗牌已成必然,对于蛋鸡业巨头,重新认识市场、解读行业,制定出新的战略和规划,构建和谐的产业生态系统是当务之急。我们期待,峪口禽业能够借世界家禽大会之势,趁行业变革之机,成为真正的国际化育种公司。同时也期待有更多具有竞争实力的中国家禽企业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